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肿瘤抑制基因REC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勇;郑启昌;卢昕;张景辉;田元

    目的:检测肿瘤抑制基因RECK(reversion-inducing-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及MMP-9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RECK基因及MMP-9 mRNA的表达.结果:47例胃癌患者的正常组织中RECK mRNA的表达量为0.793±0.012,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312±0.0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52;正常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量为0.425±0.107,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663±0.098,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 71,胃癌组织中RECK基因mRNA的表达与MMP-9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P<0.05;RECK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周围脏器侵犯密切相关,P<0.05;RECK表达水平高于0.314的患者的2年生存率要显著高于RECK表达水平低者,P=0.043.结论:胃癌组织中RECK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RECK基因与MMP-9存在某种共同的转录调节机制;RECK基因低表达的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RECK基因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新的指标及肿瘤治疗的新的靶位点.

  • 结肠造口回缩原因及防治的探讨

    作者:宫向前;张华平;张波;杨世春;丁印鲁;苏海龙;寿楠海

    回顾性分析528例Miles术后结肠造口回缩的原因及处理.发生结肠造口回缩者12例,其中6例因为造口处肠管缺血坏死,2例因继发造口皮下感染,另4例因肥胖所致;8例予局部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效果好.初步研究结果示,造口处肠管缺血坏死是结肠造口回缩的主要原因,术后局部复发行Miles术的患者为高危人群,局部行肠管提取术治疗为有效治疗方法.

  •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戈;符仁义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对 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四甲基氮唑蓝(MTT)测定等方法.将不同浓度的HAP纳米粒子(0.001~0.02) mg/mL分别加入HL-60细胞培养液中, 置37℃、5% CO2培养48 h.结果: 1)不同浓度HAP对HL-60细胞增殖均可产生影响,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全部测定孔细胞增殖均较对照孔低下,且呈明显量效关系. 2)不同浓度 HAP 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性, 在浓度为1.0、5.0、10.0、15.0、20.0时, 抑制率相应为16.80、39.20、53.60、64.20、75.00.结论:HAP纳米粒子明显抑制HL-60细胞生长,具有细胞毒和基因毒作用.HAP纳米粒子对白血病及肿瘤的治疗将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他莫昔芬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于同虎;李胜;王兴武;王春英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our-3/Am,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TAM作用后人胰腺癌细胞(Capan-Ⅱ)内游离钙离子([Ca2+]I)水平的变化,同时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TAM使细胞内[Ca2+]I水平上升,与静息状态细胞内[Ca2+]I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的TAM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TAM有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除通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来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外,还可通过诱导细胞内[Ca2+]I水平升高,抑制Ca2+依赖蛋白激酶C和钙调蛋白,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 气道肿瘤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斌德;曾娟琴;马镛;郑任珊;喻红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治疗气道肿瘤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及3例气道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行热疗.结果:该疗法对60例肺癌患者完全缓解22例(36.7%),部分缓解28例(46.7%),其中腔内肿块型总有效率93.1%(27/29).3例气道良性肿瘤均获显效.阻塞性肺炎总好转率88.5%(46/52),肺不张总有效率85.2%(23/27).对改善气喘、发热症状疗效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9.1%(41/46)、93.8%(45/48).结论:气道良性肿瘤及伴支气管阻塞的中央型肺癌是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热疗的良好适应证,它能为气道肿瘤患者提供除手术、放疗及化疗外,又一安全、实用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结直肠癌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表达和其血浆水平的关系

    作者:李乐平;孟丹;靖昌庆;石玉龙;张敏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的表达和血浆GST- π的水平,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我们对48例结直肠癌(17例患者手术前进行过化疗,其中9例行1次化疗,8例行2次以上化疗),21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组织的GST-π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GST-π水平.结果:GST-π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4.58%(31/48),比正常对照组和结直肠腺瘤组GST-π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GST-π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CEA和预后均无关.从正常对照组到结直肠腺瘤组再到结直肠癌组,血浆中的GST-π水平呈现递增的趋势.辅助化疗后,结直肠癌组的血浆GST-π水平明显下降,P<0.05.检测结直肠癌GST-π时,免疫组化和ELISA两种方法间有相关关系(Mantel-Haenszel χ2=6.475,P=0.011).结论:结直肠癌中GST-π表达增加,应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都可以有效检测,但ELISA方法可以使GST-π成为监测化疗效果的一种指标

  • FHIT抑癌基因对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田中伟;彭振辉;宋向凤

    目的:探讨FHIT(fragile histidine triad)基因对人皮肤淋巴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本室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HIT,用脂质体转染培养的Hut-78细胞,通过RT-PCR、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受抑情况;用荧光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ut-78-FHIT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慢于Hut-78-vect细胞和亲本Hut-78细胞,F=3.62,P<0.05;Hut-78-FHIT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22.3%,F=4.31,P<0.05.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Hut-78-FHIT细胞内有凋亡小体形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有凋亡特征的"梯状"条带形成.结论:FHIT基因对Hut-78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并诱导该细胞的凋亡.

  • 以羟基喜树碱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0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定清

    为观察以羟基喜树碱(HCPT)为主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HCPT联合顺铂(DDP)、依托泊甙(Vp-16)、丝裂霉素(MMC)、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5-FU)等药物组成不同方案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结果提示,5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0.0%(20/50),对消化道肿瘤有效率为43.59%(17/39);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脱发,但大多为Ⅰ、Ⅱ度,不影响治疗.HCP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肿瘤转移促进基因的表达检测

    作者:王书奎;周振英;王自正;杜同信;傅雷;翁慎毅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73 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CD44S+、CD44V5+、CD44V6+和c-erbB-2+细胞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V5、CD44V6和c-erbB-2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在不同肿瘤类型中,不同肿瘤转移促进基因上调的幅度明显不同:胃癌以CD44V5表达率为高,大肠癌以CD44V6为高,卵巢癌、宫颈癌和乳腺癌则以c-erbB-2为高;肿瘤转移者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1或P<0.05.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S的表达率的变化规律与CD44V5、CD44V6、c-erbB-2的表达完全相反,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4S在各种类型肿瘤患者血细胞中的表达率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能使患者外周血细胞的肿瘤转移促进基因表达率出现某些异常;而这种表达异常与恶性肿瘤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肿瘤患者血细胞表达的肿瘤转移促进基因的类型有一定的倾向性.

  • 肝素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先军;彭吉霞;吴清明;于皆平;刘重贞

    目的:研究肝素对胃癌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肝素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TRAP-ELISA法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肝素浓度为1.0 mg/mL时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抑制,P<0.05;各浓度肝素下胃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以中等剂量(1.0 mg/mL)时明显,但均无细胞死亡.结论:肝素对胃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自身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肝素不引起细胞死亡.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内黏附分子-1浓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士勇;孟荣贵;赵军;于恩达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的血清浓度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法)测定了64例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内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同时测定癌胚抗原(CEA)的血清浓度.结果: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和可溶性sICAM-1的血清浓度显著增高,P=0.001和P=0.032,伴有远处转移者增高显著,P=0.004和P=0.015.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和可溶性sICAM-1的血清浓度与血清癌胚抗原的水平有相关性,P=0.025和P=0.038.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和sICAM-1的血清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和广泛转移有关.

  • 晚期胃肠道癌应用Melodie泵时辰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流;周荣平;何爱娣;王剑;王义兆;王琪;卞仕云

    目的:研究晚期胃肠道癌应用Melodie泵时辰化疗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晚期胃肠道癌患者共42例,应用配对设计,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各21例.时辰化疗组:应用法国AGETTANT公司生产的Melodie多通道编程输液泵给药:氟尿嘧啶(5-FU)500 mg/(m2· d);醛氢叶酸(CF)60 mg/(m2·d);奥沙利铂(L-OHP)30 mg/(m2·d).L-OHP给药的浓度高峰为16:00,5-FU/CF为04:00.4 d为1个周期,休息10 d进行下1个周期.常规化疗组:L-OHP 130 mg/m2静脉滴入,第1 d;CF 200 mg/m2静脉滴入2 h,接用5-FU 400 mg/m2静脉推注,继以5-FU 1.6 g/m2恒速静脉滴入22 h,d1、d2,14 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定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42例晚期胃肠道癌患者共化疗109个周期,平均每例2.55个周期,总有效率为59.5%(25/42).其中,时辰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6.2%(16/21)、42.9%(9/21),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炎、骨髓抑制及口腔炎等.时辰化疗组的各种毒副反应均较常规化疗组轻,其中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3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HP、5-FU和CF三药采用多通道编程输液泵时辰化疗对晚期胃肠道癌的有效率高,耐受性好,值得继续研究.

  • IGF-Ⅱ基因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明生;胡爱华;屈雪菊;周福祥;周云峰

    目的:探讨IGF-Ⅱ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4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IGF-ⅡmRNA的表达,以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作为对照.多媒体图文分析系统定量肿瘤阳性细胞率.结果:IGF-Ⅱ mR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7 1;Duke's分期C、D期癌表达显著高于A、B期癌,P=0.000 2.结论:IGF-Ⅱ在结直肠癌中存在广泛的表达,IGF-Ⅱ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IGF-Ⅱ基因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新的靶点.

  • 乳管内视镜下病理活检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永辉;雷秋模;黄京铭;徐溧宝;王忆丽;万雪婷;王国明

    对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视镜检查,选择部分病例行镜下活检.与术后组织学对照,统计其诊断符合率.共选择89例患者行镜下活检,有67例在本院手术,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4.0% (63/67).其中,活检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49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3.9% (46/49);乳腺导管内癌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5/5.乳腺导管炎11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0.9% (10/11);乳腺导管扩张2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2/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管内视镜下病理活检对乳管内病变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艾迪注射液对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立群;李明;王峰;陈德轩;邹浩生;凌立君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按齐同原则纳入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给予艾迪注射液,对照组常规准备.术中均按标准术式行食管癌根治,区域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完成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后,以SP免疫组化法CK(AE1/AE3)和CK10/13作为指标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实验组15例患者共318枚淋巴结,常规病检转移阴性者211枚,其中2例(13.33%)共6枚(2.84%)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表达;对照组20例患者共396枚淋巴结,常规病检转移阴性者263枚,其中10例(50%)共29枚(11.03%)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表达.两组比较X2=11.463 3,P=0.000 7.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表明其有阻断该肿瘤细胞淋巴结微转移的作用.

  • E-cad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石麒麟

    目的:研究E-cad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10例腺瘤、8例正常大肠黏膜的E-cad、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的E-cad保存型表达(31.4%)显著低于腺瘤(70.0%)和正常黏膜(100.0%),P<0.05.E-cad保存型表达率与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脉管浸润(P<0.01)呈负相关.CD44V6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55.7%)显著高于腺瘤(20%)和正常黏膜(12.5%),P<0.05,CD44V6阳性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脉管浸润(P<0.01)呈正相关.大肠癌组织E-cad表达减低与CD44V6过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 结论:大肠癌组织中E-cad失表达、CD44V6高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 颅内生殖细胞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蔡林波;山常国;罗燕琼;成良正;刘国君

    为探讨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缓解的31例(96%),改善的1例.视力下降改善16例(84%),无改善3例,多饮多尿好转2例(33%),无变化4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2%、60.6%.放射治疗可作为颅内生殖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手段,联合化疗有利于减少复发率.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双吻合器致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孙现军;刘庆来;马恒;徐忠法;宋希林;郭洪亮

    为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双吻合器致吻合口瘘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方法,3年中共应用双吻合器实施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70例,对发生吻合口瘘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示,发生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5.71%(4/7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双吻合器吻合安全可靠.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及吻合操作不规范所致.

  • 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4例

    作者:张智勇;卢绮萍;曹庭加

    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结果示14例患者均以腹部包块就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病理诊断良性者为11例,恶性3例.随访12例0.4~10年,2例死亡.该病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是惟一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肠道准备充分、备血,术中防止大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止心跳骤停.

  •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和化学预防

    作者:陆维权

    人类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表现了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男女性合计居各种癌症第7位.临床上所见的食管癌患者大部分已有晚期转移,这些患者的预后往往很差.研究显示,人类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逐步发展过程.从己研究发现的病因来看,食管癌化学预防可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它强调危险因素与发病、发展的关系研究,在致癌物暴露较高的癌症高发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一个基于食物的肿瘤化学预防研究正在逐步取代单一化合物防癌方法.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疫苗治疗

    作者:潘源;梁寒;郝希山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人体内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肿瘤免疫反应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细胞.未成熟DC可摄取抗原,当有危险信号刺激时可迁徙至淋巴器官,并递呈抗原给T细胞进而激发免疫应答.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取DC的方法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诱导和培养.证据显示DC浸润与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DC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用于装载DC的抗原包括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提取物、肿瘤抗原蛋白、肿瘤抗原肽、肿瘤抗原DNA/RNA等.肿瘤抗原经脂质体介导在体内转染DC,也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 转移性卵巢癌50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作者:付光玉;吴绪峰

    转移性卵巢癌临床较少见,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差,我们回顾性分析50例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情况及预后,以探讨其治疗方法.

  • 卵巢平滑肌瘤一例报道

    作者:彭艳;厉宣英;孟祥峰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孕3产1.因半年来出现不规律下腹痛,时轻时重,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活动后感绞痛,向会阴部放射.近2 d感腹痛加重行B超检查示卵巢肿瘤于2002年4月15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下腹轻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宫体略大,右附件区可触及5.0 cm×5.0 cm-实性包块、质硬、活动、轻压痛.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正常.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区见5.0 cm×4.8 cm-实性包块.初步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急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宫体略大,其前壁见-1.5 cm×1.5 cm肌瘤突起,右卵巢增大7.0 cm×6.0 cm×6.0 cm、质硬、表面光滑、形状规则、包膜完整、无扭转,左附件正常.未见腹水.术中诊断:1)卵巢实性肿瘤;2)子宫肌瘤.遂行右附件切除及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大体观卵巢瘤体7.0 cm×6.0 cm×6.0 cm, 切面实性灰白色,编织状,质韧.另送子宫瘤体切面灰白,编织状.两瘤体切面经HE染色镜检均证实为平滑肌瘤.病理诊断:1)卵巢平滑肌瘤;2)子宫肌瘤.

  • 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症的汽化电切治疗

    作者:陈孟孝;孙朝霞

    我院自1997年6月,对17例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进行了同期经尿道肿瘤汽化电切及前列腺电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 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40例病理学特征与临床分析

    作者:李长华

    宫颈癌的发病在近几年有所上升,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增加趋势,且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均与年长者不同.

  • 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全环境的准备与管理

    作者:毕文;闫荣;刘新元;王云;李崇

    造血干细胞移植(h1ematopozetic stem cell trausplam tation,HSCT)是根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 肿节风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丛珊亭;毕文;姜立喜

    肿节风注射液是从中药肿节风中提取的一种抗肿瘤中成药,已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我们对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进行了肿节风注射液+化疗组(ZJF+化疗)与单纯化疗组的Ⅲ期临床比较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 STAT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bcl-2和LMP1表达的关系

    作者:韩安家;宗永生;何洁华;林素暇;梁英杰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表达特征及其与bcl-2和EB病毒潜在膜蛋白1(LMP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62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EBER1的表达和STAT3、bcl-2和LMP1蛋白的表达.结果:鼻咽癌中EBER1阳性率为100.0%(62/62);LMP1阳性率为61.3%(38/62);STAT3和bcl-2阳性癌细胞占癌细胞总数的百分率跨度分别为5.0%~95.0%和0~100.0%.STAT3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s=0.444,P=0.000.STAT3与LMP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鼻咽癌细胞中STAT3呈持续表达状态(即异常激活状态).STAT3的异常激活可能通过上调bcl-2这一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延长了鼻咽癌细胞的生存时间.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和骨髓和外周血微小转移的联合检测

    作者:耿强;王水;范萍;刘晓安;郑伟

    目的:探讨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IHC)和RT-PCR等不同方法同时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骨髓和外周血微小转移的灵敏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身麻醉后先行骨髓穿刺和外周血采集,选用1%异硫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后,采用HE染色、IHC和RT-PCR等不同方法同时检测乳腺癌SLN、骨髓和外周血的微小转移.结果:腋窝淋巴结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阴性患者38例,4例RT-PCR技术和IHC方法检测SLN微小转移同时阳性,另外RT-PCR技术还有6例KT19 Mrna也表达,两种方法间显著相关,P=0.003,但灵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骨髓KT19 Mrna阳性表达11例,明显高于外周血阳性表达3例,P=0.018;RT-PCR技术11例骨髓阳性表达,其中6例IHC检测也为阳性,二者间显著相关,P=0.000,但灵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38例骨髓和SLN中仅2例同时表达KT19 Mrna,其间无显著相关,P=0.690.结论:即使术前常规检查未发现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骨髓、外周血和淋巴结也可检出微小转移灶.由于骨髓和腋窝淋巴结不是同步出现,因此临床上需要检测多种组织、多个指标,才能更精确地对微小转移进行评价.

  • 茶多酚对肝癌高危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崔英;梁新强;岳惠芬;唐凯;刘志民;雷考宁;欧盛秋;张丽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对肝癌高危险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服用GTP和安慰剂满3年的1 200名肝癌高危险人群为对象,采用SP一步染色法抽样检测淋巴细胞亚群、MTT法抽样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服用GTP人群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人群,P<0.05.CD8则明显低于对照人群,P<0.05.结论:长期服用GTP可影响肝癌高危险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 可能与预防人类肝癌的作用机制有关.

  • 江西省修水县宫颈癌筛查分析

    作者:李凌;李隆玉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之一的江西省修水妇女宫颈癌的流行状况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对江西修水县2 460名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可疑病例采集其宫颈细胞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HC-Ⅱ)或对其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普查的2 460例已婚妇女中宫颈癌10例,CIN Ⅱ 6例,CIN Ⅰ 8例.该人群宫颈癌的患病率为406.50/10万,高危型HPV DNA检出率为24.5%(70/286), HPV 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χ2=7.73,P<0.01.结论:江西省修水县是宫颈癌高发区,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内瘤样病变(CIN)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宫颈癌高发区进行有效筛查十分必要.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