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脑转移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贺科文;刘兆芸;于志勇

    目的 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易发生脑转移的原发肿瘤.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主体,脑转移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目前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es,BCBM)的有效治疗报道较少.本研究旨探讨激素受体阳性BCBM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脑转移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等为,检索2005-01-2016-06相关文献,共检测到中文文献128条,英文文献55条.纳入标准:1)BCBM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2)BCBM的当前治疗选择;3)激素受体阳性BCBM药物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5篇.结果限制BCBM药物治疗进展的主要原因是血脑屏障的存在.激素在BCBM治疗中的疗效尚不明确,但有大量个案报道他莫昔芬等内分泌药物对BCBM治疗有效.非对照试验表明某些细胞毒类药物,如卡培他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和卡莫司汀晶片植入剂,对激素受体阳性BCBM有效,但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具体的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abemaciclib在激素受体阳性BCBM患者中的应用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虽然高分子药物难以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但研究证实部分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对BCBM治疗有效.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移,有较好发展前景.由纳米颗粒包裹的多柔比星和etirinotecanpegol对治疗激素受体阳性BCBM有一定的疗效.结论尽管目前没有专门批准用于激素受体阳性BCBM系统治疗的药物,但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将为临床治疗带来启示.

  • 术前血浆D-二聚体与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影蓓;李翠丽

    目的 宫颈癌FIGO分期存在一定的缺陷,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术前血浆D-D水平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试验设计属于前瞻性随访研究,以2009-01-01-2012-12-31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6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浆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和D-D正常组,以电话随访为主,随访终点事件为宫颈癌复发.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宫颈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D升高组67例(40.6%).D-D正常组和D-D升高组中肿瘤直径≥4 cm的比例分别为15.3%和29.9%,χ2=5.037,P=0.025;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5.7%和55.2%,χ2=6.158,P=0.013;临床分期Ⅰ/ⅡA分别为47/51和20/47,χ2=5.411,P=0.020.D-D正常组有11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36(15~62)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8.8%;D-D升高组有16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25.5(6~50)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4.0%.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D-D升高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D-D正常组,χ2=4.805,P=0.028.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HR=1.124,P=0.034)、淋巴结转移(HR=1.589,P=0.016)、FIGO分期(HR=1.854,P=0.007)、D-D水平(HR=1.395,P=0.023)和治疗方法(HR=0.891,P=0.043)为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HR=2.116,P=0.012)、FIGO分期(HR=4.421,P=0.001)、D-D水平(HR=2.125,P=0.039)和治疗方法(HR=0.912,P=0.045)是影响宫颈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D-D水平是影响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 食管鳞癌循环肿瘤细胞在新辅助放化疗中动态变化及预后意义

    作者:明星;胡荍;谢多双;骆志国;罗鸣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被认为是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后CTCs阳性率较治疗前下降并和预后相关.本研究探讨进展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中CTCs的状态,以及CTCs与食管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2013-01-10-2014-03-27收治的96例食管鳞癌患者,采用免疫磁珠富集联合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Cs,对比分析患者CTCs状态与临床特征及2年生存率的关系.同时分析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CTCs状态的变化,以期明确新辅助治疗的意义及适应人群.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法.结果 96例患者随访至2016-03-27,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患者CTCs状态与肿瘤的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变部位无关,P>0.05.首诊CTCs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约19.2个月;而CTCs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约26.8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Cox模型结果显示,Ⅲ~ⅣA期是影响CTCs不同状态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首诊CTCs阳性的患者Ⅱ期中位生存时间为28.2个月,与CTCs阴性患者的30.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但Ⅲ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9和24.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ⅣA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2和2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新辅助治疗后,有21例(34.42%)患者由CTCs阳性转为阴性,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新辅助治疗后,CTCs仍为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约16.5个月,与CTCs转阴的患者(23.4个月)和首诊CTCs阴性的患者(26.8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Cs可反映食管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此外,新辅助放化疗可改善首诊CTCs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

  • 24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临床分析

    作者:王芳;张茵;牛晓娜;马保根

    目的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率极低,国内外相关数据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WM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6-01-0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24例WM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24例WM患者,男16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42~79岁,中位年龄62.5岁;贫血(20例,83.3%)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中位血红蛋白水平75(46~145) g/L;中位IgM水平32.9(6.4~79.3) g/L,其中κ型18例(75%),λ型6例(25%).16例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81.3%)表现为sIgM+CD5-CD10-CD19+CD20+CD22+CD23-.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5(1~5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β2微球蛋白(β2-MG)、IgM水平、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和合并重度免疫不全麻痹影响患者PFS,应用含有利妥昔单抗或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组PFS相对较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8)、IgM水平(P=0.028)和SCr(P=0.005)与预后相关. 结论 WM好发于老年男性,以IgM κ型多见,具有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年龄、IgM水平和SCr是影响W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利妥昔单抗或硼替佐米的应用有望延长PFS.

  • PHGDH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李婷宇;郭昊;刘海明;易晓芳;聂勇战;樊代明

    目的 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HGDH)催化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羟基丙酮酸,将糖酵解中间产物引入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它在包括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PHGDH的表达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以及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HGDH蛋白在75例配对的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siRNA转染胃癌细胞BGC823干扰PHGDH表达,蛋白质印迹法验证siRNA对PHGDH蛋白表达的干扰效率;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PHGDH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HGDH基因沉默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评估PHGDH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BGC823对化疗药物顺铂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PHGDH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0%(54/7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41.3%(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1;在转染siRNA后,实验组BGC823-siPHGDH细胞中的PHGDH/β-actin蛋白表达相对灰度比值为0.09±0.02,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70±0.05和空白对照组的0.7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35,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细胞铺板后5 d,BGC823-Mock、BGC823-siNC和BGC823-siPHGDH细胞各组在第5天时BGC823细胞增长倍数分别为11.13±0.35、11.30±0.72和5.58±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61,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培养14 d后,BGC823-Mock、BGC823-siNC和BGC823-siPHGDH细胞形成的克隆数分别为182.67±11.85、173.33±7.26和28.33±1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85,P<0.01;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BGC823-siNC的G0/G1期细胞百分比为(70.3±2.4)%,实验组BGC823-siPHGDH的G0/G1期细胞百分比为(87.5±1.3)%,说明实验组BGC823-siPHGDH的G0/G1期细胞增多,PHGDH基因沉默引起胃癌细胞发生G0/G1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经1 μg/mL的顺铂处理BGC823-siNC和BGC823-siPHGDH细胞24 h后,BGC823-siNC凋亡率为(28.8±2.5)%,BGC823-siPHGDH组为(45.0±5.1)%,提示PHGDH基因沉默能够增加胃癌细胞BGC823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 PHGDH基因沉默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增加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这不仅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而且为肿瘤代谢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 干扰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8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徐金升;高少辉;白亚玲;崔立文;张慧然;张胜雷;张东雪

    目的 细胞增殖是影响肾细胞癌进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8在调节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SET8-shRNA组3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分析干扰SET8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hRNA-SET8可成功抑制786-O细胞中SET8蛋白的表达.MTT检测结果显示,0、12、24、36和48 h SET8-shRNA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97±2.68)%、(20.38±7.12)%、(25.03±7.60)%、(30.35±1.97)%和(31.33±1.04)%,SET8-shRNA组786-O细胞的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明显降低,P<0.05.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SET8-shRNA组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257±0.024,较空白对照组(1.046±0.041)和空质粒组(0.994±0.018)明显下降(P<0.05),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834±0.072,较空白对照组(0.951±0.047)和空质粒组(1.203±0.092)明显下降,P<0.05;而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921±0.072,较空白对照组(0.421±0.022)和空质粒组(0.439±0.007)明显上升(P<0.0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188±0.022,较空白对照组(0.541±0.060)和空质粒组(0.617±0.028)明显上升,P<0.05.结论 干扰SET8可以有效抑制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SET8蛋白表达,从而抑制Survivin和上调Caspase-3的表达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增殖能力.

  • 地西他滨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分子机制探讨

    作者:宋汶珂;唐彩霞;黄彤辉;孙晓红

    目的 地西他滨(decitabine, DAC)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分子机制与DNA去甲基化有关,本研究通过DAC对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coli,APC)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去甲基化的影响,探讨DAC诱导宫颈腺癌Hela细胞凋亡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DAC作用于宫颈腺癌Hela细胞24、36和48 h,MTT法检测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DAC对Hela细胞增殖的浓度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DAC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在DAC作用于宫颈腺癌Hela细胞前后,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检测APC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APC基因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C蛋白、β-catenin蛋白在胞内及核内表达的变化.结果 DAC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具有浓度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Hela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 24、36、48 h 分别为 28.23、7.65和5.64 μmol/L.DAC处理后的宫颈腺癌Hela细胞的凋亡率为(73.82±0.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1±0.24)%,P<0.001.DAC处理Hela细胞后,S期细胞比例(47.82±2.57)%和G2期细胞比例(30.87±2.2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S期细胞比例(24.08±0.71)%和G2期细胞比例(2.52±0.84)%,P<0.001.DAC处理后,APC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状态明显增高,APC mRNA表达量上升,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处理后,胞内APC蛋白表达上调,而胞内和核内的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C可通过对APC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上调胞内APC蛋白表达,下调胞内和核内β-catenin表达,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 钠氢交换蛋白抑制剂Cariporide对MCF-7/ADR细胞化疗敏感性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陈琦;冯凡;朱小兰;刘月琴;苏兆亮;许文林

    目的 肿瘤细胞膜内外pH值的改变对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通过细胞内外的H+/Na+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凋亡水平与化疗药物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钠氢交换蛋白1(sodium hydrogen exchange 1,NHE-1)抑制剂 Cariporide(CP)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增殖、凋亡和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R)敏感性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分别为3、6、9、12、60和100 μg/mL的CP处理MCF-7和MCF-7/ADR细胞48 h,以终浓度分别为1、5、50和100 μg/mL的ADR以及2种药物联用分别处理MCF-7/ADR细胞24、48 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的增殖影响,Graphpad prism 5分别计算单用及药物联用时的IC50,CompuSyn软件计算2种药物的联用指数(CI);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单用及联用后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MDR-1、NF-κB等相关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44、MDR-1、NF-κB p65、Caspase-3/9和Bcl-2的表达.结果 CP对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CP与ADR联用可以明显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其值由(82.45±5.86) μg/mL下降至(42.2±2.03) μg/mL,t=7.57,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单用ADR组、单用CP组、药物联用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02±0.19)%、(6.34±0.39)%、(9.55±0.47)%和(15.12±0.65)%,F=666.2,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单用CP及CP联用ADR组MDR-1、NF-κB mRNA 表达均下降.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单用CP及CP联用ADR耐药相关蛋白CD44、MDR-1表达下调,NF-κB p65表达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上调.结论 CP可以增加MCF-7/ADR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下调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活化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有效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

  • 利妥昔单抗与依鲁替尼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协同作用研究

    作者:梁碧琦;谭晓虹;孙洁;黄云;李喆;岑洪

    目的 近年来发现依鲁替尼是B细胞恶性肿瘤的新型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联合新药依鲁替尼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研究逐步展开,本研究探讨利妥昔单抗与依鲁替尼对DLBCL细胞系Farage增殖及凋亡影响的协同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单药利妥昔单抗和单药依鲁替尼处理Farage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15 μmol/L依鲁替尼处理Farage细胞48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含人补体的培养条件下,1 μg/mL利妥昔单抗联合10 μmol/L依鲁替尼同时处理Farage细胞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结果 利妥昔单抗在不含人补体的培养基中对Farage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在含人补体的培养基中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依鲁替尼在含或不含人补体的培养条件下对Farage细胞均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种条件下的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8,P=0.329),15 μmol/L依鲁替尼作用Farage细胞48 h时,Fas(1.63±0.09)、Caspase-8(1.90±0.11)和Caspase-3(2.20±0.11)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1.00±0.00).在含人补体的培养基中,1 μg/mL利妥昔单抗联合10 μmol/L依鲁替尼同时处理Farage细胞48 h后,联合组增殖抑制率为(57.06±1.48)%,高于依鲁替尼单药组(33.83±3.39)%和利妥昔单抗单药组(26.92±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03,P<0.001.联合组的凋亡和坏死率(44.30±2.20)%高于利妥昔单抗单药组(21.73±2.00)%和依鲁替尼单药组(17.44±1.60)%,且利妥昔单抗单药组和依鲁替尼单药组均高于空白组(2.32±0.2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7.205,P<0.001.结论 利妥昔单抗可通过CDC效应引起DLBCL细胞凋亡坏死及增殖抑制,依鲁替尼可能通过上调Fas、Caspase-3和Caspase-8基因的表达,促使DLBCL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利妥昔单抗联合依鲁替尼对DLBCL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坏死作用明显强于单药利妥昔单抗或依鲁替尼.

  • 叶绿酸f光动力体外杀伤膀胱癌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郑景存;胡传义;姜宁;刘爽;王国增

    目的 光动力治疗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肿瘤治疗方式,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明确叶绿酸f光动力学体外杀伤膀胱癌细胞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膀胱癌5637和T24细胞,CCK-8法检测叶绿酸f结合650 nm激光对膀胱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叶绿酸f和特异性线粒体荧光探针同细胞共孵育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分布;DAPI染色PDT后12 h的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 结果 4 J/cm2激光照射后,1、2和4 μg/mL的叶绿酸f对5637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33.92%、57.38%和 84.88%,在 2 J/cm2激光照射后分别为25.4%、51.21%和 70.09%;对T24 细胞,2.5、5和10 μg/mL浓度药物4 J/cm2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34.03%、60.11%和86.51%,2 J/cm2 分别为31.79%、53.83%和 72.89%.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叶绿酸f的红色荧光与线粒体探针的绿色荧光分布范围一致,都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无分布.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处理组细胞均出现胞核边缘不规则,核固缩,核溶解、碎裂,核小体碎片增加等现象,空白对照组细胞则未见到此类凋亡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4 μg/mL浓度结合4 J/cm2激光处理组5637细胞凋亡率为(50.61±1.66)%,对照组凋亡率为(4.0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21,P=0.042;10 μg/mL浓度结合4 J/cm2组T24细胞凋亡率为(54.3±1.32)%,对照组凋亡率为(11.31±0.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7.35, P=0.030.结论 叶绿酸f结合650 nm激光,能够高效杀灭膀胱癌细胞,该杀灭效应随药物剂量及激光能量的增加明显升高.杀灭机制可能是药物进入癌细胞后定位于线粒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CD44V6与LYVE-1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健;周原;李新;金童;刘莉莉;张廷国;张师前

    目的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逐年上升,深入研究其癌变机制,对宫颈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和 LYVE-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0-03-01-2014-02-28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44例(CSC组)、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18例(NCE组)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21例(SIL组)组织中CD44V6和LYVE-1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6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LYVE-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细胞膜上亦有表达.CSC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0.45%(31/44),显著高于SIL组的42.86%(9/21)和NCE组的11.11%(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L组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CE组,P<0.05.CSC组 LYVE-1阳性表达率为77.27%(34/44),显著高于SIL组的52.38%(11/21)和NCE组的16.67%(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L组LYVE-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CE组,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和LYVE-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44V6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CD44V6和LYVE-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2,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V6及LYVE-1蛋白阳性组宫颈鳞癌患者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结论 CD44V6和LYVE-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过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 食管鳞癌组织ADAMTS-5表达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盖领;刘军;袁心露;姚宁华;顾术东;沈洪;茅国新

    目的 探讨含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的解聚素金属蛋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motifs 5,ADAMTS-5)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和4株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E1、TE10、TE11以及Eca109),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DAMTS-5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E10中转染ADAMTS-5-shRNA和Neg-shRNA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DAMTS-5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划痕实验检测干扰ADAMTS-5表达对TE10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09-04-15-2012-11-2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9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ADAMTS-5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食管鳞癌细胞株TE1、TE10、TE11和Eca109中ADAMTS-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0±0.06、5.70±0.21、4.50±0.32和4.60±0.39,明显高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株HEEC蛋白相对表达量(1.10±0.07),其中在TE10中的表达强度高.使用小干扰技术转染TE10细胞株48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以GAPDH为内参照,未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和干扰组的ADAMTS-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10±0.09和0.50±0.07,干扰组蛋白表达相比阴性对照组(P<0.001)和未处理组(P<0.001)明显下降;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72 h后,未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和干扰组的增殖率分别为(100.00±10.02)%、(98.04±9.80)%和(72.19±12.24)%,干扰组相比阴性对照组(P<0.001)和未处理组(P<0.001)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在划痕24 h后,干扰组迁移率为(46.34±1.27)%,而阴性对照组为(73.17±1.54)%,干扰组迁移能力明显抑制,t=40.33,P<0.001;ADAMTS-5蛋白表达在9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9.79%(58/9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8.87%(28/97),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58例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45个月,39例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9,P=0.00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ADAMTS-5表达是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χ2=5.429,P=0.020.结论 ADAMTS-5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ADAMTS-5有望成为食管鳞癌的生物标志物、评价预后的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

  • 胃癌组织TGF-β对miR-200c/141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欣亮;王玉栋;张难;赵连梅;施明亮;单保恩

    目的 TGF-β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发生侵袭转移.miR-200c/141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但TGF-β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miR-200c/141表达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组织中TGF-β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miR-200c和miR-141表达影响.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05-01-2013-01-01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64例,采用qRT-PCR技术检测TGF-β、miR-200c及miR-141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GF-β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miR-200c和miR-141水平的相关性.TGF-β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观察其对miR-200c和miR-141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率为66.67%,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Median,Interquartile Range(2.50,2.43:0.84,0.42);P=0.005].miR-200a、miR-200b、miR-429、miR-200c和miR-14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率分别为53.13%、48.44%、50.00%、78.13%和76.19.miR-200c和miR-14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均P<0.001.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0,P<0.001.TGF-β表达水平与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001.TGF-β能够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miR-200c和miR-141表达显著降低.TGF-β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瘤栓情况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侵袭深度和肿瘤远处转移情况无相关性,均P>0.05.

  • 上海市卢湾区居民2004-2011年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

    作者:周建军;陈睿;王烨菁;王珏;高淑娜;杜琰

    目的 白血病是一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阐明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白血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整理2004-01-2011-12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卢湾区户籍人群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采用趋势χ2检验对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白血病新发病例204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1.96%.白血病合计年均粗发病率为8.15/10万,中标发病率为5.16/10万,世标发病率为5.84/10万.白血病男性平均粗发病率为9.69/10万,女性平均粗发病率为6.64/10万,男性白血病粗发病率高于女性.白血病男性和女性中标发病率分别为6.39/10万和4.00/10万;男性和女性世标发病率分别为7.41/10万和4.38/10万.8年间死亡病例共149例,占全区同期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2.25%.白血病合计年均粗死亡率为5.95/10万,中标死亡率为3.33/10万,世标死亡率为3.88/10万.男性平均粗死亡率为7.27/10万,女性平均粗死亡率为4.66/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中标死亡率分别为4.50/10万和2.25/10万,男性和女性世标死亡率分别为5.18/10万和2.70/10万.2004-2011年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波动均较大.10岁以下儿童有一个发病和死亡的小高峰,65岁以上年龄段达到发病和死亡的高峰.结论 2004-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户籍人群白血病的发病和死亡几乎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应深入研究白血病的病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