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脂质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三泉;王劲;曾抗

    脂质体的应用在肿瘤的治疗研究中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脂质体抗癌剂,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和缓释性,使药物特异地集中作用于肿瘤组织而提高治疗指数和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性.另外脂质体还能防止化疗的常见副作用.

  • 核基质成分-拓扑异构酶Ⅱ与肿瘤耐药

    作者:冯建航;许丽艳;李恩民

    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是核基质成分之一,是一种调整DNA拓扑结构的核酶,在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成为许多抗肿瘤化疗药物的靶.针对Topo Ⅱ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同样面临着耐药问题.简要综述了近年来Topo Ⅱ与肿瘤耐药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 国产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现状

    作者:殷宪淼;李梅林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作者就近年来常用且疗效明显的13种中西药物和生物免疫制剂总结归纳成文,仅供临床同行参考.

  • 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病灶穿刺活检现状

    作者:柳光宇;沈坤炜;沈镇宙

    对于影像学诊断发现的临床摸不到块的乳腺病灶,可以采用B超或者X线立体定位下进行活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和空心针穿刺活检(CNB)是目前常用的两种穿刺活检诊断方法.对于乳腺X线异常的病灶,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不仅诊断敏感性高,而且可以使大量良性病变免于不必要的手术;另外它还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由于存在组织学低估以及漏检等情况,穿刺活检尚不能完全取代手求活检.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穿刺对象及掌握再次活检的指征.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吴小红;华东;沙玲君;吴蕾蕾

    1997年3月~1999年3月,将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注射液+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康莱特注射液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中医药与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美玉华;蓝孝筑;杨广华;王颂平

    采用中医药加免疫治疗晚期肺癌40例,与放化疗加免疫治疗、不用中药治疗的晚期肺癌40例做对照,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稳定率较高,生存时间较长,配合其他疗法是晚期肺癌理想的治疗手段.

  • 爱迪注射液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一鸿

    1998年10月~2000年6月,将9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提示,爱迪注射液能有效地提高放疗效果,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

  • 40例脊柱肿瘤CT表现

    作者:齐滋华;马祥兴;李传福

    目的:探讨CT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CT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40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转移瘤共累及32个脊椎,CT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占25/32,成骨型占4/32,混合型占3/32.在溶骨型转移中,18个病灶位于椎体后2/3,18个病灶同时累及椎弓及附件.16例伴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为局限性).4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均表现多房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血管瘤显示为网眼状影像中夹杂低密度脂肪.3例神经纤维瘤均显示骶孔扩大.2例骨髓瘤表现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溶骨破坏,骨皮质完整或破坏.脊索瘤、骨软骨瘤、畸胎瘤、软骨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在CT上也各有特点.结论:CT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 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建辉;饶荣生;丁剑午;胡蓉环

    为了观察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选择已确诊的晚期肿瘤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64例,单纯应用化疗.结果治疗组CR11例,PR 31例,CR+PR为65.6%(42/64),对照组CR 5例,PR 17例,CR+PR为34.4%(22/64),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率,消化道反应均低于对照组,而且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可增强化疗疗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左右侧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作者:张兆祥;胡余昌;石新兰;朱忠尧;黄利鸣

    目的:探讨右侧结肠癌(R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对1977~1996年经病理诊断的111例左侧结肠癌(LSCC)和203例RSCC作临床病理对比研究.结果:RSCC多见于升结肠(5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136例),以低分化腺癌常见(74例).RSCC的特征:①腹痛(67%)、腹部包块(63.1%)和贫血(21.2%)分别明显多于LSCC(44.1%、21.6%和9.9%);②分化差的高度恶性癌(72.4%)和预后差的Duke'sC、D期癌(46.8%)分别明显多于LSCC(36%和30.6%);③肠系膜、大网膜淋巴结转移癌(31.5%)和有远处转移的晚期癌(21.7%)分别明显高于LSCC(20.7%和12.6%).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RSCC比LSCC分化更差、侵袭和转移能力更强、恶性度更高.

  • 卵巢内胚窦瘤的治疗和预后——附40例临床报道

    作者:那彩凤

    目的:总结40例卵巢内胚窦瘤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80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卵巢内胚窦瘤40例,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19例,Ⅳ期3例,实施以手术为主加联合化疗的综合性治疗.结果:全组2年生存率37.5%,5年生存率19.4%.结论:影响其预后的诸因素中,除临床期别,恰当的手术切除范围外,术后多疗程的联合化疗显得尤为重要.连续测定血清AFP可作为治疗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 CE与DV方案交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司海运;岳晓婷

    为了了解CE与DV方案交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对27例晚期NSCLC,第一周期用DV方案: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3;VDS 4 mg静脉滴入,d1、8,3周为1个周期.下个周期用CE方案:CBP 300 mg/m2,静脉滴入,d1;Vp-16 100mg静脉滴入,d1~5,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CR 0例,PR 13例,SD11例,总有效率48.1%;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研究结果提示,CE与DV方案交替化疗治疗晚期NSCLC效果好于单用,有相加和/或协同作用,毒副作用较轻,基层医院能按计划治疗.

  • 双肺转移瘤介入联合爱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葛信国;徐定满

    为了观察介入加爱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双肺转移瘤的疗效,对18例双肺转移癌患者行双侧支气管动脉联合灌注DDP、5-FU或OPT等,并以超液化碘油将MMC或E-ADM乳化后栓塞.介入前1天开始静脉滴注爱迪注射液50mL,连续10 d.4周为1周期,连用两个周期评定疗效.结果全缓解5.6%,部分缓解50%,稳定44.4%,无恶化病例,毒副反应轻微.

  • 大剂量顺铂联合沙培林序贯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蔡茂怀;刘菊林;严小梅

    比较了大剂量顺铂(DDP)、沙培林及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对于胸腔积液控制,DDP+沙培林优于两者的单独应用,且联合应用的毒副作用可耐受.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附22例报告分析

    作者:李万湖;李文武;陈兆秋;房俊飞;付政;崔永春;蒋兴莲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2~63岁,平均50.4岁)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薄层扫描.结果:肿瘤以单发多见,大小不等,大多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块,密度不均,CT值为-118~40 hu,实性部分有强化.结论:脂肪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重要的依据之一.

  • 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作者:彭化海;魏奉才;董作青;张文东

    目的:探讨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ML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结果:男42例,女26例;年龄11~67岁,中位年龄46岁.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林巴瘤(NHL)63例.41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27例采用单纯化疗或放疗.68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19.12%和13.23%,存活患者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Ⅲ、Ⅳ期为多.结论:颌面颈部ML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对颈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应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综合治疗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淋巴瘤 颌面部 颈部
  • 顺铂联合多巴胺及速尿治疗恶性腹水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新华;华力明;杨波

    为了观察顺铂联合多巴胺及速尿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和毒性.将39例恶性腹水患者抽尽腹水后,腹腔注入顺铂、多巴胺、速尿.治疗后CR 18例,PR 9例,NR 12例,有效率RR(PR+CR)69.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顺铂联合多巴胺及速尿腹腔内注射,疗效满意,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

  • 阿可达治疗骨转移疼痛疗效分析

    作者:肖文;窦玉安

    对20例晚期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患者予以阿可达90 mg静脉滴入,每4周重复1次.结果20例患者用药后,80%患者疼痛减轻,其中30%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研究提示,阿可达控制骨转移性疼痛作用强,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 肾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手术治疗晚期肾癌

    作者:谢印法;张鑫;于竹成;薛德文;李玲;张慧芳;薛洪范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LP-TRAE)、手术综合治疗晚期肾癌的价值.方法:先行肾动脉插管化疗栓塞,4周后行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9例(60.0%),姑息性切除6例(40.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37.5%.结论:LP-TRAE结合手术治疗晚期肾癌较单纯化疗、姑息性手术相比,疗效高,复发率低,生存期延长.

  • 185例鼻咽癌放射治疗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吴青莲;戴慧;林权冰;李德和;王济生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对1988~1990年,我院首程治疗随访10年以上的185例鼻咽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讨论10年生存率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T、N期别、照射剂量间的关系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总10年生存率(OS)为34.6%,Ⅰ~Ⅱ期分别为75.0%、58.5%、37.3%、10.5%.10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E)为59.7%,10年无远地转移生存率(DMF)为58.9%.局部区域复发率33.0%(61/185),远地转移率30.3%(56/185),因复发和远地转移死亡占总死亡率为86.8%(105/121).10年生存率与临床分期,T、N期别明显相关(P<0.01),与年龄,放射剂量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类型,性别无关(P>0.05).结论:临床分期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早期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远处转移和局部区域复发是鼻咽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放射剂量以70~80 Gy为好.

  • 伴纵隔肿块恶性胸腔积液的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纪春祥;彭宪忠;刘丽华;董新军

    为观察化疗加放疗治疗伴纵隔肿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选择伴纵隔肿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放化组24例,单纯化疗组26例.根据单次放射剂量又分为放化Ⅰ组和放化Ⅱ组.近期疗效单纯化疗组64.5%与放化组91.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化疗Ⅰ组92.3%与放化Ⅱ组90.9%相比差异无显者性(P>0.05).放化组与单纯化疗组1、2、3年生存期分别为84.95%、59.30%、38.68%和61.19%、6.8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副反应放化组较单纯化疗组略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结果提示,放化疗治疗伴纵隔肿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 低张动态尿路静脉肾盂造影研究

    作者:赵善生;孙惠英;沙江;胡大卫;金宪华;李焱;李青

    报告60例低张动态尿路静脉肾盂造影研究结果,探讨其对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提示,本技术简便易行、经济、安全、诊断符合率高.

  • MVP与ICE方案交替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观察

    作者:韩东;王彩静;张春玲

    为探讨中晚期NSCLC的有效化疗方案,于1995年6月~1999年6月优选应用MVP与IC方案交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43例,获得总有效率(CR+PR)为56.5%,不失为目前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一个值得重视推荐的交替方案.

  • 三期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肝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文武;吴玉芬;付政;谢海柱;刘裕

    目的:研究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脏肿瘤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B超、MR、CT联合检查及病理证实(手术及穿刺)的病例156例,病灶340个,采用CT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每人造影剂用量100~120 mL,注射速率(2.5~3.5)mL/s,动脉期延迟20~30 s,门静脉期延迟60~90 s,延迟期(平衡期)延迟240~360 s.结果:动脉期显示265(77.94%)个病灶,门静脉期显示204(60%)个病灶,延迟期显示239(70.29%)个病灶,三期综合显示323(95%)个病灶.总正确诊断率95.48%.结论:CT三期扫描在肝脏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正确诊断明显高于单期相扫描和双期扫描.

  • 尿脱氧吡啶酚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丽琴;周永列;钦志泉;吕世良

    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光法对正常人、肺癌不伴骨转移、肺癌伴骨转移分别进行尿脱氧吡啶酚的测定.尿DPD/cr在正常人、肺癌不伴骨转移、肺癌伴骨转移中的水平分别为3.85±2.00nmol/mmol;6.30±2.05 nmol/mmol;13.65±3.15 nmo1/mmol;肺癌患者伴骨转移者尿DPD/cr明显高不伴骨转移者和正常对照组.脱氧吡啶酚对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是一个灵敏的骨代谢指标.

  • 子宫颈深间质侵犯对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俞华;孙海燕

    目的:观察子宫颈深间质侵犯对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及辅助腔内放射治疗的作用.方法:分析449例盆腔林巴结阴性的IB、ⅡA期子宫颈癌的治疗结果,观察子宫颈深间质侵犯对生存率影响及腔内放射治疗的作用.结果:子宫颈深间质侵犯者的5年生存率及ⅠB、ⅡA期患者的生存率的分别为86.1%、90.2%和84.6%,均较无宫颈深间质侵犯者低.子宫颈深间质侵犯辅助腔内放射治疗者的5年生存率为89.8%,ⅠB7/9,ⅡA 92.0%,较单纯手术者高.结论:子宫颈深间质侵犯是子宫颈癌重要的预后因素.这些思者术后应辅助治疗.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操作简便,副反应少,是一种治疗的选择.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作者:王建文;李海英;李淑英

    采用静脉滴注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注射液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9例,每周期20 d,共3个周期.中位生存对间至报告期已达(459±76)d,效果明显.初步研究提示,康莱特治疗手术后肝癌和终末期肝癌患者,可延长其生命,改善其生存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

  • 胸大肌肌皮瓣Ⅰ期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附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邹淑娟;陶阳;房居高;王超;杜娟

    对胸大肌肌皮瓣在25例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25例患者中,2例皮瓣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1例完全坏死(占12%),其他均完全成活.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成活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个部位.

  • LFD化疗方案联合HCPT治疗晚期直肠癌46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钰东;杨艳;张秀凤;高绍荣

    应用LFD方案+HCPT治疗4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疗效CR 2例,PR 28例,有效率65.2%;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均能逆转且患者能耐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直肠癌术后,常规化疗后复发、转移或初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LFD方案联合HCPT仍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

  • 肾错构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建军;刘琳

    目的:研究肾错构瘤的影像学特点及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980年7月~2000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肾错构瘤.结果:术前B超确切诊断率为70%,CT确切诊断率为90%,静脉肾盂造影确切诊断率为0.结论:B超、CT检查对该病具有特异性影像学诊断价值.

  • 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平;王雅洁

    为观察香菇多糖(天地欣)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采用天地欣3~5 mg溶于生理盐水40 mL中,注入胸腔内,每周1次,连续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显效6例(15%),有效26例(65%),无效8例(20%),总有效率为80%(32/40).研究结果提示,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成人睾丸内胚窦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白续国

    目的:总结成人睾丸内胚窦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成人睾丸内胚窦瘤共1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临床Ⅰ、Ⅱ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与预后关系密切,术后的多药联合规范化疗和/或放疗是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AFP的动态观察可判断肿瘤是否复发和转移.

  • CTL/胸腺肽过继免疫疗法治疗7例恶性黑色素瘤的观察报告

    作者:赫甡;谢光麟;许懿

    应用CTL/胸腺肽复合免疫疗法,对7例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患者(6例为单侧眼球切除术后,1例为宫颈多发恶黑术后)经5个疗程的治疗,其中宫颈多发恶黑患者由于出现血性腹水,对其进行2次TIL/胸腺肽治疗.经2个疗程治疗后7例患者癌胚抗原全部转为阴性,IL-2分泌活性与治疗前及正常人比较有程度不同的升高.通过追踪观察,7例患者1例死亡(宫颈多发恶黑),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已存活5年,1例已存活4年,3例已存活3年.与临床统计数值比较证明,CTL/胸腺肽和TIL/胸腺肽复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转移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 CD/5-FU联合亚叶酸钙对直肠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纲;李世拥;于波;安萍;蔡慧芸;郭文华

    目的:探讨亚叶酸钙(CF)联合5-氟胞嘧啶(5-FU)对转染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直肠癌细胞的杀等作用方法:构建含CD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A.应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瘤细胞的存活率,观察CF 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CD阴性细胞及CF联合5-FU对CD阳性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观察CF对CD/5-FU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CF增强5-FU对8348细胞的杀伤作用.单独CD/5-FU和CD/5-FU联合CF对8348细胞的IC50分别为0.8 mmol/L、0.3 mmol/L,CF明显降低5-FU的IC50(P<0.01).CF对CD/5-FU系统的旁观者效应也有增强作用.结论:CF明显增强CD/5-FU系统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效能,可作为一种增效剂应用于CD自杀基因治疗直肠癌.

  • 乙醇诱导肝癌HCC-9204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杨连君;司晓辉;王文亮

    目的:探讨乙醇对肝癌细胞系HCC-9204凋亡的诱导作用,建立乙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模型.方法: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2%~10%的乙醇对HCC-9204的杀伤作用.然后用6%乙醇作用6 h诱导HCC-9204细胞凋亡.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调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DNA断裂情况和不同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结果:乙醇对HCC-9204细胞的杀伤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6%乙醇可使HCC-9204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大部分细胞为TUNEL阳性,并且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低浓度乙醇能有效诱导HCC-9204细胞凋亡.

  • 大肠癌组织p53、PCNA的定量检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晋雯;高美钦;杨代兴

    目的:探讨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及SP法免疫组化,对53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及10例正常肠黏膜进行p53、PCNA的定量检测.结果:p53、PCNA阳性率分别为52.38%、97.73%.上述指标各参数值在正常肠黏膜→腺瘤→腺癌的顺序呈递变趋势,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腺癌组中,上述各参数值明显增高.p53与PCNA呈正相关,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定量检测p53、PCNA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 大肠癌MMP-2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史继敏;桂律;叶宣光;罗金芳;王丽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DAKO EnVision System方法,测定MMP-2在62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及其癌旁黏膜组织的表达.结果:全部大肠癌标本均有不同程度MMP-2阳性表达,并与癌旁黏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 );MMP-2的表达随着大肠癌的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减弱(P<0.05),与Ducks分期呈现正相关(P<0.01);琳巴结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MMP-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大肠癌转移潜能的临床指标.

  • 乳腺癌中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表达水平

    作者:刘喜波;傅燕萍;苏晓英;孟春琴

    目的:探讨p27Kip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32例乳腺癌和1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27Kipl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乳腺癌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关系的分析.结果:p27Kip1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高表达率为100%(16/16);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率为40.15%(53/132),低表达率为59.85%(79/132),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不同类型的乳腺癌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1).乳腺癌组织p27Kipl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内坏死、核分裂数、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05),与肿块大小、年龄、ER水平、月经状况无显著关系.生存关系分析显示p27Kip1蛋白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p27Kipl蛋白高表达者(P<0.001).Cox模型则显示p27Kip1蛋白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标志物.结论:①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②p27Kip1蛋白是检测乳腺癌预后有价值的独立指标,有助于临床选择高危复发病例;③p27Kip 1蛋白表达水平可做为术后进一步治疗的参考指标.

  • 自分泌一氧化氮在氟尿嘧啶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 结肠癌nm23-H1和CD44V6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仲伟霞;孙兰萍;蔡淑萍;张德贤;孙菊杰;王利;王勇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2例结肠癌nm23-H1和CD44V6的表达.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癌组织分化(P<0.01)关系密切;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1)、肿瘤浸润深度(P<0.01)、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 淫羊藿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体内外效应的研究

    作者:葛林阜;董政军;姜国胜;黄宁;唐天华;王鲁群;马焕文;孔凡盛;周芳;郭鹏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ICA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比试验,观察ICA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ICA在体内外对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诱导分化和抑制增殖作用,且与ATRA合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ICA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细胞作用.

  • 热休克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作者:李新功;徐志秀;常峰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5例骨肉瘤病例为观察对象,以10例骨软骨瘤切除病例肿瘤基底部周围正常骨组织为对照组.SP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HSP70、HSP90α、HSP90β及C-erbB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各组织学类型的骨肉瘤细胞均有HSP70、HSP90α、HSP90β阳性表达.骨肉瘤组与对照组比较,HSP70、HSP90β、PCNA、C-erbB2表达差异育显著性.分化较差的骨肉瘤HSP70、HSP90α、HSP90β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分化较好者.结论:HSP70、HSP90α和HSP90β在骨肉瘤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齐凤杰;赵树鹏;高志安

    目的:研究胃癌中p16蛋白、PC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PCNA进行检测.结果:52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2%、71.2%.p16蛋白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恶性程度的增高和浸润深度的加深,其表达的阳性率逐渐降低,而PCNA的表达则相反.p16蛋白、PCNA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结论:p16蛋白、PC-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大肠癌中IGF-I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苏文利;杨国樑;熊斌

    目的:研究国人大肠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4例大肠癌和相应的正常大肠黏膜及其14例转移淋巴结中IGF-I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①33.3%(18/54)的大肠癌IGF-IR呈强表达,78.6%(11/14)的转移淋巴结呈强表达,而正常大肠黏膜仅3.7%(2/54)呈强表达,P<0.005.②Ⅲ、Ⅳ期太肠癌IGF-IR强表达率为53%(9/17),而Ⅰ、Ⅱ期大肠癌的强表达率为24%(9/37),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IGF-IR强表达率为56%(9/16),无淋巴结转移者强表达率为24%(9/30),P<0.05.结论:IGF-IR在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检测IGF-IR对大肠癌的诊断有帮助.IGF-IR促进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为大肠癌转移潜能指标之一.

  • 热疗合并羟基喜树碱对荷Lewis肺癌小鼠的作用

    作者:张洪涛;尤庆山;刘大为;李万湖

    目的:探讨热疗、羟基喜树碱(HCPT)及热疗合并羟基喜树碱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肿瘤生长延迟(TGD)分析热疗、化疗对荷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的疗效.结果:①41℃、42℃、43℃热疗的TGD分别为1.07 d、1.40 d、2.52 d,只有43℃热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2).②HCPT化疗剂量分别为1 mg/kg、2 mg/kg、4 mg/kg的各组TGD分别为1.87 d、4.00 d、4.57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0.001).③41℃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2℃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3℃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的TGD分别为4.86 d、5.57d、7.14 d,42℃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3℃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独HCPT(2 mg/kg)化疗组(P<0.05、P<0.002),43℃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明显优于41℃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2℃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P<0.02、P<0.05).结论:①HCPT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高.②热疗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高.③热疗增加HCPT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高.热疗与HCPT之间并无温度阈值.

  • 食管癌组织上皮型钙粘附素及β-链接素表达和预后关系——附106例分析

    作者:李辉;赵锡江;陈华;刘岩雪;张立华;刘素香;冯庆来

    目的:旨在探讨上皮型钙粘附素(E-cd)及β-链接素(β-cat)表达是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预后有关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6例食管癌组织E-cd及β-cat的表达.结果:E-cd和p-cat表达降低及缺失率分别为66.0%(70/106),69.8%(74/106).E-cd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和静脉侵犯呈负相关,表达正常者1、3、5年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者(P=0.053 2),尤其在Ⅰ、ⅡA、ⅡB期(P=0.001 2).β-cat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14),表达缺失者生存时间短于正常表达者(P=0.050 1).E-cd和β-cat表达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指出E-cd表达下调是显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E-cd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其表达与总体生存对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有关,可判断食管癌病人的预后,而β-cat表达对预后判断无意义.

  • 皮肤癌p16及PCNA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张刚;罗少军;李岩松;曹军;汤少明;梁杰

    目的:研究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及PCNA在53例皮肤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对比,结合皮肤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P<0.0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下降(P<0.05);PTNM Ⅰ、Ⅱ期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TNMⅢ、Ⅳ期(P<0.05).PCNA指数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高(P<0.05);PTNMⅢ、Ⅳ期皮肤癌组织中PCNA指数明显高于PT-NM Ⅰ、Ⅱ期(P<0.05).p16阴性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p16阳性组(P<0.05).结论:p16及PCNA表达与皮肤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皮肤癌的发生与演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两者的检测对估计皮肤癌的恶性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作者:巴宁

    我院胸外科1985~2000年共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540例,术后发生吻合中瘘18例(3.3%),现就其吻合方法及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 手术切除横窦脑膜瘤12例临床体会

    作者:吴焕春;王霞;司道继;齐明杰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多为良性,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胶质瘤,居第2位[1],绝大多数情况下,须通过手术切除才能达到根治目的.模窦脑膜瘤较少见,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报道甚少.1990年6月~2001年2月我科共收治横窦脑膜瘤12例,总结报告如下.

  • 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病1365例临床观察

    作者:雷秋模

    我们用陕西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乳康片,对1 365例经诊断明确为乳腺增生病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晚期胰腺癌伽玛刀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吕传爱;钟兰俊;陈鸿;房林

    体部伽玛刀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1999年9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附细胞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爱兰;陆作为;宋现让;王燕军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成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尤其是足部多见,其次是头面部和外阴部等处,原发于肺部者罕见.我们通过肺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l例,并经病理确证,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 放射治疗病人的心理行为及处理

    作者:杨靖;胡德荣;刘秀云;刘玉敏

    放射治疗是一个包括多环节,有复杂内容的完整过程.必须有医师、技术员、物理师和护士等密切配合及积极参与.临床上对放射线的选择应尽量符合放疗剂量学原则,即:①照射肿瘤的剂量要求准确,且剂量分布均匀;②尽量提高肿瘤内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量.放射治疗是肿瘤病人一种独特治疗的手段,主要表现:①放射治疗常用于肿瘤治疗,其他疾病少用或罕用;②无论是非肿瘤科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及社会公众对放射治疗知之甚少且存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概念.

  • 动脉采血部位探讨

    作者:王月华;王玉荣;冷启菊;李海英

    动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它多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通常采用的穿刺部位是股动脉,经我们临床探索,发现动脉采血具有更多的优点,总结报道如下.

  • 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希琳;江涛

    我院乳腺门诊于1996年8月~1997年6月,观察了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安东建;田垣;袁子杰;邱湘玲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近几年来肿瘤放、化疗的重要辅助治疗药物.但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我院2000年9月~2001年2月,对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瑞白(rhG-CSF)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现状及其易感基因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

    作者:徐德忠;王安辉

    近年来肿瘤分子流行病学标志的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综述了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和肿瘤易感基因生物学标志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TTV感染的研究

    作者:胡相起;杜绍财

    目的:了解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输血传染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及血清稀释法检测血清TTV滴度.结果:肝癌中TTV阳性为山东临沂8例(8/25)、广州6例(6/16)、广西28例(28/65);肝硬化中TTV阳性为6例(6/16).结论:本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中39.3%的TTV感染,TTV感染可能对肝癌、肝硬化有促进作用.

  • 小地域分析的集合数据模型在鼻咽癌发病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郭颖;骆福添;郭黎红;张力;刘国辉;倪涛洋

    目的:探讨用于小地域鼻咽癌发病因素分析的较优模型.方法:收集1989~1998年10年、前后5年、1997年和1998年的有关数据,分别在SAS、Splus软件中拟合3种模型:集合数据分析、logistic回归、Poissin回归.结果:鼻咽癌发病因素小地域分析的3种模型比传统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集合数据模型共发现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其中饮水来源与四会市的发病率分布一致;与泊松回归和logistic回归相比,集合数据模型的残差较小,结果较稳健.结论:集合数据模型可用于小地域的各种群体水平数据分析及其他肿瘤等少见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作者:岳凤娥;刘峰;杜文军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综述了乙肝病毒感染如何启动肝细胞癌变,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乙肝病毒基因的整合,乙肝病毒感染对癌/抑癌基因的影响.

  • CYP1A1与GSTM1的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朱文昌;陈清;罗晨玲;楚心唯;吴敏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1A1)与谷胱苷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的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特异PCR和多重PCR技术对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的CYP1A1和GSTM1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肝癌患者CYP1A1第7外显子462Val的等位变异频率为0.4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变异频率(0.22),病例组GSTM1的纯合型缺失频率(0.6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41),携带有CYP1A1Val/Val纯合变异和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的人患肝癌的风险大大增加,前者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4.13(1.28~13.35),后者的OR值及95%CI为2.72(1.35~5.46),二者联合OR值及95%CI为8.50(1.74~41.50).结论:CYP1A1和GSTM1的多态是原发性肝癌的遗传易感因素,二者的等位变异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

  • 泰兴市肝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估算

    作者:李苏平;丁建华;吴建中;高长明;周建农;苏平;周学富;丁保国;王如鸿

    目的:研究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应用Li-Mantel和Falconer方法进行肝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的估算.结果:泰兴市肝癌的分离比为0.127 1,明显低于0.25,属于多基因遗传方式;遗传度为35.74%,其中男性(30.56%)明显低于女性(54.90%).结论:遗传因素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泰兴市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