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毫米波辐照对大鼠局部皮肤P物质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张彦文;姚权;余争平;张广斌

    目的 观察毫米波辐照对SD大鼠局部皮肤P物质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40 W/cm235 GHz毫米波局部1次辐照SD大鼠30 s、1 min、3 min,测量辐照前后局部皮肤温度的变化,在辐照后不同时相点用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局部皮肤组织中P物质的变化.结果 毫米波辐照大鼠后,大鼠皮肤温度显著升高;其中辐照30 s皮肤温度平均升高16.7℃,辐照1 min平均升高25.6℃,辐照3 min平均升高33.2℃.皮肤HE染色可见表皮真皮层不同程度组织形态学改变,随辐照时间的增加皮肤损伤加重,可引起胶原致密化和局部变性坏死.大鼠局部皮肤中P物质含量在辐照后第5 min和10 min显著升高,1h后回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毫米波辐照30 s就可致大鼠皮肤损伤和痛觉反应,这可能与其明显的热效应和P物质释放有关.

  • 视频脑电图在四脑室肿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伟茗;姚源;方升;但炜;谢延风;石全红;詹彦;王超

    目的 探讨四脑室肿瘤手术前后脑电的变化特点,为诊断或鉴别诊断该类肿瘤所致的术后早期癫痫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3例四脑室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脑电及临床特征.结果 23例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均无癫痫发作史,术前脑电显示:9例正常、8例散在性慢波增多、6例见阵发性节律性慢波.术后脑积水均得到缓解.围术期脑电显示:16例患者背景慢化,频率较术前减慢;3例患者背景慢化伴散在出现单个负向尖波/尖慢波,持续观察临床无癫痫发作;4例患者同步化节律性慢波+间歇性全脑暴发痫样放电,其中1例视频观察到有眼睑抽搐,3例虽无明显临床发作,但均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后经抗癫痫治疗,意识改善明显.结论 四脑室肿瘤术后行视频脑电监测有助于诊断或鉴别诊断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特别是不典型的癫痫发作类型.

  • 大七气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P450与COX-2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沁舒;方毅;王力;陈蓉

    目的 探讨大七气汤加减方( modified da qiqi decoction,MDQ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P450、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SD雌性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建模,3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七气汤加减方高剂量组(n=9)与低剂量组(n=9)、孕三烯酮组(n=9)、模型组(n=10)及假手术组(n=10).给药3周后,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与异位内膜组织雌二醇(E2)与前列腺素E2( PGE2),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技术检测异位组织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环氧化酶-2(COX-2)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 MDQD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PGE2,组织E2、PGE2,P450与COX-2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孕三烯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大七气汤加减方能降低内异症大鼠P450、COX-2和PGE2的含量,通过抑制雌激素生成代谢降低外周血与局部病灶雌激素水平,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 siRNA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人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高娟;康炜;陈俊霞;朱军;潘湘阳

    目的 探讨应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特异性siRNA沉默ILK基因的表达对人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好的针对ILK基因的1个特异性siRNA表达质粒和1个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稳定转染人膀胱癌BIU-87细胞,并将实验分为BIU-87 si ILK、BIU-87 vector及BIU-87细胞3组,运用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IU-87细胞的凋亡,进一步运用Western blot检测siRNA ILK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的影响.结果 TUNEL检测结果显示,BIU-87 si ILK组出现大量凋亡细胞,而BIU-87细胞组和BIU-87 vector组仅有少量凋亡细胞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BIU-87 si ILK组细胞大约有(75.70±2.00)%的凋亡细胞,而BIU-87 vector组和BIU-87细胞组仅有(0.88±0.10)%和(1.66±0.90)%的凋亡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BIU-87 si ILK组中,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siRNA ILK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诱导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发生.

  • 伐地考昔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黄静;梅家转;刘桂举;臧利娜

    目的 探讨伐地考昔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增强其放射增敏的作用.方法 根据实验设计的处理情况将CNE-2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DMSO)、顺铂组(50 μmol/L)、伐地考昔组(50 μmol/L)、伐地考昔+顺铂组(50 μmol/L伐地考昔+50 μmol/L顺铂)、Wortmannin组(1μmol/L)和伐地考昔+Wortmannin组(50 μmol/L伐地考昔+1 μmol/L Wortmannin)(n=8).采用MTT法检测CNE-2细胞的生长情况;Hoechst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放射增敏效应;Western blot检测COX-2、Akt、p-Akt( Ser473)、NAG-1蛋白水平.结果 ①单纯50 μmol/L伐地考昔处理可升高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指数、增强细胞的放射增敏,导致细胞G0/G1期增加、S期降低,COX-2、p-Akt、p-Akt/Akt降低,NAG-1蛋白水平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50 μmol/L顺铂或1μmol/L Wortmannin( PI3K抑制剂)联合使用可增强其影响细胞周期、增殖抑制及放射增敏作用(P<0.05),且细胞G2/M期也降低;③50μmol/L顺铂处理不影响COX-2蛋白、Akt、p-Akt( Ser473)、NAG-1蛋白水平,与伐地考昔联用不影响伐地考昔对以上蛋白水平的改变(P>0.05);④1 μmol/L Wortmannin可降低p-Akt、p-Akt/Akt,升高NAG-1水平,与伐地考昔联用可增强伐地考昔对p-Akt、p-Akt/Akt、NAG-1的改变作用.结论 伐地考昔可能通过降低COX-2和PI3K/Akt/NAG-1来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及放射增敏.

  • 125I标记融合蛋白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房兆飞;龚丽莎;胡厚源;李前伟;曲小龙;程彦;宋治远;张静

    目的 研究125I标记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采用固相氧化法(Iodogen法)将Na125I直接标记于TAP-SSL5,由耳缘静脉给每只大耳兔注射18.5×103 kBq的125I-TAP-SSL5,分别于注射后1.5、3、5、10、30、60、120、240、480 min采血,称量并测定放射性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换算为血液放射性浓度,经DAS软件分析得出佳房室模型及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纸层析法测得125I-TAP-SSL5的标记率为(67.32±9.91)%,放射化学纯度为(91.62±3.22)%,比活度为(30.2±4.4) TBq/μmol;TAPSSL5在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权重为1的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t1/2α)及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0.08±0.04)h和(4.97 ±0.75)h,清除率(Clearance,CL)为(0.015 ±0.011) ml/h,一室向二室转运常数(K12)为(6.651±3.642)/h,二室向一室转运常数(K21)为(4.072 ±1.737)/h.结论 125I-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权重系数为1的二室模型,自体清除率缓慢,可保证与组织有更多的结合几率.

  • 染料木黄酮对辐射损伤小鼠肺纤维化的防护作用

    作者:夏蕾;熊艳丽;罗维;李娟;肖何;王阁;王东;杨镇洲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 genistein,GEN)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RIPF)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染料木黄酮+照射组(Gen+R组)和氨磷汀(Amifostine)+照射组(Ami+R组)(n=10).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接受8MV X线全胸照射(12.0±0.2) Gy.Gen +R组于照射开始前24、16、8h皮下注射GEN 200 mg/kg,Ami+R组于照射开始前30 min皮下注射氨磷汀100 mg/kg,照射后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照射后4、8、12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TGF-β1的含量,比色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 病理检测显示照射后时间越长,放射性肺损伤小鼠肺纤维化越重,染料木黄酮能减轻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照射后小鼠血清TGF-β1和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也呈递增趋势,染料木黄酮能降低TGF-β1和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尤其是照射前24 h给予染料木黄酮能达到与氨磷汀类似的疗效.结论 染料木黄酮可减轻肺组织的纤维化,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 2009-2011年重庆某三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政;袁喆;李崇智;任玉涵

    目的 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以CLSI2010年标准判断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分析采用WHONET5.4及SPSS 18.0统计软件.结果 3年来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53株,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5株,占19.3%.2011年较2009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由17.8%、25.8%、77.9%、28.2%下降至11.9%、12.8%、25.9%、23.1%;对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由2009年的14.7%、5.3% ~11.7%上升至2011年的22.5%、12.2% ~ 14.4%.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ICU,且其在ICU与非ICU的检出率均有下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耐药率分别由2009年的61.9%、57.1%、100%下降至2011年的39.0%、51.2%、70.7%;对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从2009年的33.3%、33.3%~35.7%上升至2011年的58.5%、43.9%~46.3%.结论 该三甲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2011年较2009年明显上升,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以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 多模式CT指导下动脉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

    作者:马海;陈康宁;任亚静;刘连锋

    目的 观察多模式CT指导下的动脉内rt-PA接触溶栓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出符合溶栓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9~73岁,平均64岁.分为<3h组及3~6h组.记录溶栓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蓝金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结果 32例样本中26例(81.3%)患者溶栓治疗有效,23例(71.9%)临床结局良好,16例(50.0%)血管完全再通,症状性出血1例(3.1%).溶栓前后NIHSS、MRS及BI明显改善,<3h及3~6h组溶栓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模式CT指导的动脉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青年男性暴力罪犯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作者:郭俊伟;瞿伟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暴力犯罪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表法抽取暴力罪犯57名、非暴力罪犯53名和无犯罪的正常对照50名,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童年期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量表(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由接受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结果 暴力罪犯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月收入少;多有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去世)、童年期受躯体虐待史.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暴力犯罪组的实际亲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非暴力犯罪组无显著差异.而暴力犯罪组的实际适应性显著低于非暴力犯罪组(P<0.05),非暴力犯罪组的实际适应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家庭功能量表中暴力犯罪组问题的解决( resolving problems,PS)得分比非暴力犯罪组高(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沟通( communication,CM)、角色(role,RL)上,暴力犯罪组和非暴力犯罪组差异不显著(P>0.05),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行为控制上( behavioral control,BC),非暴力犯罪组高于暴力犯罪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暴力犯罪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犯罪青年的家庭多以亲密度低、适应性差、情感介入少、家庭结构不完整、童年期受虐待等为特征.

  • 高危型胃肠道间质瘤C-kit基因不同突变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林莺;陈余鹏;任彩虹;陈祥娜;张声

    目的 分析高危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相同侵袭危险度GIST生物学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高危型GIST患者32例进行CD117、CD34 、DOG1、Ki67和P16免疫组化染色及石蜡切片DNA抽提,PCR扩增-直接测序,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不同基因型、表现型及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高危型GIST中梭形细胞型20例,上皮样/混合细胞型12例,随着发病部位不同组织形态略有不同.24/32例(75%)患者具有C-kit基因突变,9例为exon11区包含codon557 -558位点缺失;3例为exon9突变.获得随访资料的21例患者中有17例检测到C-kit基因突变,上皮样/混合细胞型有8例,其中6例发生肿瘤复发/死亡.发生肿瘤复发/死亡者其核分裂象数和P16蛋白过表达例数明显高于肿瘤无进展者,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高危型GIST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联合基因型与表现型特点评估处于同一级别GIST的预后有实际意义,P16蛋白过表达可能是高危型GIST预后不佳的因素之一.

  •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莉;秦新月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HT的发生,指导临床治疗,判断并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常规MRI和SWI)证实HT者69例,余下51例非HT作对照病例,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面积梗死、预防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蛋白尿、LDL-c水平、血小板计数、入院时NIHSS评分,在HT组与非HT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终差异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只有入院时NIHSS评分1项(OR值=1.702,95%CI:1.198 ~2.417,P=0.003),其余因素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HT组:35.06,非HT组:23.90,P<0.05),HT组神经功能缺损较非HT组严重.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亦有统计学差异(HT组:32.52,非HT组:21.42,P<0.05),HT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严重.HT组入院时与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非HT组入院时与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NIHSS评分下降,预后更佳.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未预防性抗血小板和/或抗凝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尿蛋白阳性、低LDL-c水平、低血小板计数、发病时高NIHSS评分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HT组临床转归差,预后欠佳.

  • 276例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效果分析

    作者:谭群友;邓波;康珀铭;周景海;何勇;王如文;蒋耀光

    目的 观察单操作孔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P-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科采用SP-VATS技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276例,其中男性163例,女性113例;年龄32~73(54.1±16.6)岁.除胸腔镜孔以外,仅采用一个长3.5~5 cm小切口为操作孔完成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并记录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全组无1例围术期死亡,其中7例(2.5%)中转为开胸手术.手术时间68 ~ 159 (138.6±41.7)min;术中出血10~305(127.2±36.4) ml;无1例术中输血;淋巴结清扫9 ~35(13.5±3.8)枚.术后并发症:肺不张6例,肺漏气(>7 d)1例,各种心律失常4例.术后3d内胸腔引流液总量482 ~1 501 ml,平均(705.8±137.9)ml.术后无明显肩背部疼痛与感觉异常.结论 SP-VATS肺叶切除术微创、安全、淋巴结清扫彻底、并发症少,适用于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 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任林;齐晓伟;李世超;唐鹏;姜军

    目的 检测乳腺癌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539例乳腺癌患者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6岁.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T百分比(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源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APTT测定值比(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Ratio,APTr Ratio)、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 D-dimer,D-D),并以10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间凝血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凝血指标和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乳腺癌患者APTT[(24.28±3.21)s vs (25.89±3.76)s,P<0.05]缩短、APTT Ratio降低[(0.88±0.12)vs(0.94 ±0.14),P<0.05)],Fib[(2.82±0.67) g/L vs(2.45±0.46) g/L,P<0.05]、D-D[122 (144) ng/ml vs 97(57)ng/ml,P<0.05]水平显著升高,TT时间延长[(16.88±1.24)s vs(16.61±1.28)s,P<0.05)].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T4、T3组分别与T1、T2组比较,Fib水平显著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Fib水平高(P<0.05)局部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Fib水平较Ⅰ~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显著升高(P<0.05).ER、PR阳性或阴性乳腺癌患者,两组凝血指标变化未发现差异.免疫组化HER-2(+)和HER-2(+++)的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T4、T3期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或局部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Fib水平较高.

  • 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对胃癌CD44+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程晓荣;杨爱军;刘燕菲;李双明;向琳;杨丽;李敏

    目的 检测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的表达情况,研究三者对CD44+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CD44免疫磁珠分选技术从胃癌BGC-823细胞中分选出CD44+细胞,流式细胞仪(FCM)和免疫荧光检测CD44+细胞中CD44的表达,以鉴定分选是否成功.FCM细胞周期分析和无血清培养,检测CD44+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BGC-823细胞和CD44-细胞表达的差异.MTT法和Boyden小室实验研究3者对CD44+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提示:CD44+细胞中CD44阳性率为(90.20±2.24)%,显著高于BGC-823细胞[(9.57±2.35)%,P<0.01];CD44+细胞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为(71.1±5.6)%,显著高于BGC-823细胞组[(47.7±3.5)%,P<0.05];在无血清培养7d后,CD44+细胞能够形成圆形克隆球,而CD44-细胞不能形成圆形克隆球;流式细胞仪显示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在CD44+细胞中高表达,明显高于在BGC-823细胞和CD44-细胞的表达水平(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三者的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浓度的前胃泌素mAb和膜联蛋白2mAb能够抑制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胃泌素mAb不能抑制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D44+细胞中高表达前胃泌素、胃泌素、膜联蛋白2,并且前胃泌素mAb和膜联蛋白2mAb能够抑制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提示前胃泌素与膜联蛋白2能够促进CD44+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 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41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付兰英;王雷;杨小军;赵晓晏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 spreading tumor,LST)的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41例LST患者行ESD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切除病灶直径、整切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治愈率.结果 41例LST行ESD治疗,手术操作时间:10~115(63.2 ±24.3)min,病灶直径:1.2~12(4.0±2.7) cm,整切38例(38/41,92.3%),术中穿孔1例(1/41,2.4%),术后穿孔1例(1/41,2.4%),术后出血2例(2/41,4.8%),术后直肠狭窄1例(1/41,2.4%).随访时间1~ 34(12.0±9.7)个月,残余灶1例,复发2例( 2/41,4.9%),治愈40例(40/41,97.6%).结论 ESD治疗LST的操作时间短、整切率高、复发率低.

  •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尖牙间宽度变化的Meta分析

    作者:汪茂青;唐晓君;杜跃华;秦朴;邓嘉姝;岳士超;李晓霞

    目的 系统比较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尖牙间宽度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通过模型测量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尖牙间宽度影响的所有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1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地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 5.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8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①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相比,前后对照试验(CBAs)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颌尖牙间宽度的变化差异显著[WMD =0.61 mm,95% CI(0.41,0.81)];随机对照试验(RCTs) Meta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无显著差异[WMD=- 0.32 mm,95% CI( - 1.41,0.77)];②下颌尖牙间宽度的变化前后对照试验(CBAs)及随机对照试验(RCTs) 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差异显著[CBAs:WMD =0.61 mm,95% CI(0.41,0.81);RCTs:WMD =0.81 mm,95% CI(0.23,1.39)].结论 拔牙矫治不会导致上颌尖牙间的宽度缩小,且拔牙矫治下颌尖牙间的宽度增大更多.

  • Sphk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彦;郑晓东;唐鹏;张毅;姜军

    目的 通过抑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Sphk1)基因表达,观察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脂质体2000将化学合成的靶向Sphk1基因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效率,荧光定量RT-PCR( qRT-PCR)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Sph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Sphk1 siRNA转染效率达89%.转染siRNA后,MCF-7细胞的Sph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以siRNA-2效果为显著(P<0.01).转染Sphk1 siRNA-2后,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加,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Sphk1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同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Sphk1基因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乳腺癌治疗靶标.

  • 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暴发性心肌炎并超长心脏停搏1例

    作者:田进;刘全中;吴朝晖;刘朝晖;廖贤平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咽痛、咳嗽20余天,呕吐2d,胸闷气促8h"于2011年1月26日8:20入院.患者于20余天前感冒后出现咽痛、咳嗽,2d前出现呕吐、头晕,于8h前呕吐加重,并心前区闷痛、气促,考虑"急性心梗,病毒性心肌炎"收入心内科.入院查体:脉搏132/min,血压79/48 mmHg,烦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心界左侧扩大,心率145/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房颤、频发室早、ST V1 -4弓背向上抬高0.2 ~0.4 mV.心肌酶谱:TnI 34.5 ng/ml,CK-MB 119.5 U/L,CK 1 121.5 U/L.初步诊断:①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②病毒性心肌炎待排.

  • Miller-Fisher综合征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1例

    作者:罗涟;许勇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驾校老师,因"头晕伴左眼睑下垂5d余"入院.发病1周前有感冒症状.5d前突发头晕、视物模糊,伴左眼睑下垂、复视,渐感双手麻木,四肢乏力,步态不稳,并于2d前行头颅CT增强提示:左侧顶叶片状低密度影.在当地予改善循环、抑酸护胃、抗感冒等治疗,头晕、左眼睑下垂、四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故收住入院.有头孢类过敏史,其他病史无殊.入院后查体阳性体征如下: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向上、向下、外展、内收均受限,左眼视力下降,右眼球活动无殊,双眼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均有复视,双手末端痛觉减退,四肢腱反射消失,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直线步态不稳.

  • 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与血清IL-6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占国;谭晓莹;蔡靓;杨祥锐;常平

    脓毒症是危重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发病及致死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研究[2]显示IL-6是反映脓毒症危重程度的一个潜在标志物.本研究对29例脓毒症患者的IL-6水平和危重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评估IL-6是否可以作为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 脓毒症 IL-6 APACHEⅡ SOFA
  • 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导管直接溶栓治疗

    作者:张红;张艳;乔宏宇;洪晓涛;王林;王晓白

    目的 对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进行系统性溶栓和导管直接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本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8年内采用导管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10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1例、女性61例,年龄21 ~81(46.5±9.1)岁.所有病例患股髂DVT平均(6.9±4.6)d.通过外周或导管直接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77例行导管直接溶栓,69例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重开通.31例(40.26%)行PTA治疗,14例(18.18%)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5例行系统溶栓,7例(25.93%)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重开通.结论 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较系统溶栓较高的复通率.

    关键词: 血栓 溶栓 髂股静脉
  • 肌电图在鉴别诊断运动神经元病、腓骨肌萎缩症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中的价值

    作者:王必佳;陈康宁;李勇湧;李鑫;曹国华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和鉴别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P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西南医院247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时临床表现以下肢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的患者资料,对其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经临床及肌电图确诊为MND 106例,CMT 96例,PPS 45例.所有患者肌电图可见神经源性损害.MND患者肌电图以上肢异常率为高(88.21%),感觉神经功能正常;CMT患者肌电图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1),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PPS肌电图以下肢肌异常率高(86.67%),神经传导功能多正常.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临床诊断及鉴别MND、CMT和PPS有一定价值.

  • 赴黎巴嫩维和军人心理应激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胡光涛;冯正直;宋航;李学成;刘卉;陆地

    目的 探讨赴黎巴嫩维和军人心理应激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维和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应激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181名赴黎巴嫩维和军人应用一般情况问卷、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自我和谐量表(SCC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在执行维和任务第14天和第4个月进行测试.结果 ①PSET标准分≥70分者维和初期和中期分别为5.52%和3.32%,差异不显著(P>0.05);维和军人自我和谐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P<0.01);整体个性特点呈低EPQ-N、EPQ-P特征;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②PSET标准分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情绪稳定性、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不成熟及混合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其他因子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回归分析显示,对PSET标准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状态焦虑、情绪稳定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R2=0.59,F=24.67,P=0.00).结论 维和军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维和初期可能是预防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关键期,状态焦虑、情绪稳定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是造成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葛维鹏;张海山;杜梅青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4月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DEX组(D组).D组:胎儿剖出即刻DEX 0.4μg/kg稀释至10 ml,恒速10 min静脉注射;C组:微量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以作对照.观察记2组录麻醉前(T0)、腰麻后5 min(T1)、胎儿剖出即刻(T2)、DEX输注10 min( T3)、手术结束时(T4)循环变化、Ramsay镇静评分、Wrench寒战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5 minSBP、DBP均较麻醉前有所降低,尤SBP下降较明显(P<0.01,P<0.05),胎儿剖出后开始回升,至T4时均恢复到T0水平,但相应时点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3、T4时D组HR较T0减慢(P<0.01,P<0.05),较C组也明显减慢(P<0.01).Ramsay镇静评分D组T3、T4时明显高于T0(P<0.01,P<0.05),且显著高于C组(P<0.01).D组围术期寒战发生率为10.0%,C组为43.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D组牵拉反应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在胎儿剖出后即刻给予DEX 0.4 μg/kg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发生,并能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反应.

  •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及临床价值

    作者:覃川;杨秀江;晏怡;谢惠;张正保;张彪;胡建刚;李柏成;胡铁弋

    目的 分析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1~68(45.32±8.34)岁];选择同期住院的40例非胶质瘤的颅内良性肿瘤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44.32±5.24)岁];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无任何肿瘤病史、颅内病变和脑损伤病史[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43.26±6.52)岁].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GFAP浓度,Kruskal-wallis H法比较GFAP在脑胶质瘤组、颅内非胶质来源脑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血清浓度.并用ROC曲线分析GFAP的检验效能并确定其临界值.结果 脑胶质瘤、颅内非胶质来源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前血清GFAP浓度分别为(82.74±89.32)、(5.70±11.08) ng/L,正常对照组血清GFAP浓度为(4.31±4.51) ng/L,脑胶质瘤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血清GFAP浓度>10.665 ng/L,可以此作为佳阳性临界值用作脑胶质瘤的诊断.当GFAP浓度>10.665 ng/L,GFAP检测脑胶质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佳,分别为72.5%和87.7%.术前患者的GFAP浓度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49.30±86.04)明显高于术后(P<0.01).结论 GFAP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及临床转归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口腔黏膜联合自体耳软骨修复外伤致眼睑全层缺失的手术疗效

    作者:李晓格;李世荣;曹川;陈亮

    目的 观察在急诊手术应用口腔黏膜联合自体耳软骨修复外伤致眼睑全层缺失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外伤致眼睑全层缺失的患者,均为男性.其中上睑3例,下睑7例,睑板部分或全部缺失,取相应耳软骨与残余睑板直接缝合,取颊黏膜作为眼睑内衬,与残余睑板黏膜缝合,形成正常睑结膜穹窿.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1年.8例睑外形及功能完全恢复,1例出现睑外翻,1例出现眼睑轻度闭合不全.结论 口腔黏膜及耳软骨取材方便、安全,易成活,是一种良好的睑结膜及睑板的替代物.

  • 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杨静;张朝军;郑宏庭;徐静;张瑞;谢崇凡

    目的 研究胃转流手术( gastric bypass,GBP)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内分泌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完成的7例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血糖恢复正常,糖尿病达到临床治愈.术后1个月血脂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胃转流手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体质量、血脂短期内可获得良好控制.

  • 硫辛酸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童强;周厚地;段炼;徐静;管凌志;郑宏庭

    目的 观察硫辛酸在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疗效.方法 筛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确诊为早期DN患者131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65例,年龄(53±10)岁,随机分为硫辛酸组(n=45,注射用硫辛酸0.45 g +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厄贝沙坦组(对照组,n=40,厄贝沙坦0.15g口服1次/d)、联合组(n=46,注射用硫辛酸0.45 g +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厄贝沙坦0.15g口服1次/d).监测、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等指标.结果 3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中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与联合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硫辛酸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能降低蛋白尿.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TaqMan-MGB荧光探针方法改进

    作者:郑卫东;袁仕伟

    目的 改进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S基因TaqMan-MGB型特异性荧光探针设计,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实时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方法.方法 根据HBV基因型A~H的全序列,在S基因区设计引物和型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建立实时PCR检测HBV基因型方法,并检测8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BV基因型,同时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进行比对.结果 CHB血清样本中HBV以基因型B和C为主,基因型A、B、C、B+C、D样本比例分别为2.3%、45.5% 、35.2% 、12.5%、2.3%,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 应用改进TaqMan-MGB探针建立的实时荧光PCR HBV基因分型法和目前PCR扩增后测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电泳或核酸杂交相比,更能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