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21、P185、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与膀胱癌移行细胞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作者:周占松;金锡御;宋波;熊恩庆

    目的:探讨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改变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了8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 P53蛋白表达及38例P53基因突变.结果: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51例)、58.5%(48例)、31.7%(26例).12例(31.6%)有P53抑癌基因突变,其中全部有第280位密码子G-C突变;3例合并有248密码子突变;1例有249密码子点突变.结论: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185蛋白阳性率与分级、分期呈负相关(P<0.05).P53抑癌基因点突变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显示著正相关(P<0.05);与预后时著相关(P<0.05);且死亡率高于点突变阴性者.

  • 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L-5、IL-3、GM-CSFmRNA表达

    作者:王长征;王春霞;金远林;钱桂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5、IL-3、GM-CSF mRNA表达以及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差异.方法:选哮喘患者13例(哮喘组),平均年龄(31.8±8.5)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例(慢支组),平均年龄(64.8±4.7)岁.健康献血员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2.8±5.2)岁.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斑点印迹杂交法检测IL-5、GM-CSF和 IL-3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IL-5、GM-CSF和IL-3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慢支组和对照组(P><0.01),慢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哮喘IL-5、GM-CSF和IL-3mRNA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62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少章;于纯智;贺翔鸽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形态学改变, 探讨周边虹膜和小梁粘连程度与小梁、Schlemm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628例(746眼)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切除的小梁标本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火棉胶包埋,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所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梁网及内皮细胞中有程度不等的色素沉积,内皮细胞数减少或消失,Schlemm管压缩或闭塞.虹膜萎缩、变性,周边部与小梁粘连.上述病理改变尤以虹膜与小梁粘连处为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则表现为内皮细胞水肿,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虹膜基质水肿,血管扩张,周边部与小梁紧密接触,个别切片中可见局灶性坏死.结论:虹膜与小梁粘连可能是导致或加重小梁损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病理的角度出发建议:当青光眼的病人眼压升高且伴有较明显的前房反应时,应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一旦发现有房角粘连应采取手术治疗.

  • 心肌挫伤后心肌酶谱和心脏肌钙蛋白-T的含量变化

    作者:闵家新;朱佩芳;王正国;刘宝松;翁格文

    目的:观察心脏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谱(ME)在心肌挫伤(CC)后含量变化及其对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模型,致成中度至重度CC,分别在伤前、伤后4、8和24h抽血测定血清cTn-T和ME含量. 结果:伤后4h,血清cTn-T和ME含量明显升高(P<0.01),持续至伤后24h.其中cTn-T在伤后24h升高为明显,ME有所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伤前(P<0.01).结论:cTn-T和ME对CC的早期诊断均有意义,但cTn-T的敏感性更高.

  •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欣建;王正国;朱佩芳;李晓炎;翁格文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器械的三维稳定性和对椎管的减压作用,为今后临床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3例中、重度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标本进行不同内固定器械的固定,判断和观察脊柱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椎管减压情况和椎间植骨的固定作用.结果:Steffee,Kaneda器械可使重度爆裂骨折在屈曲、后伸及侧弯方向上较好地恢复脊柱的稳定性;Harrington在后伸时可保持稳定,在前屈、侧弯时虽优于Luque,但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在旋转方向上,除Kaneda外的其余器械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明显(P<0.05).当椎间植骨后,除Luque外的所有器械节段的稳定性明显增加,但轴向旋转也仅有Kaneda能阻止节段的活动.除后伸活动外,Luque器械与其余器械组对节段的稳定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严重爆裂骨折以前路减压、植骨及 Kaneda理想;Steffee即可保持节段稳定,又可使椎管间接减压;Harrington的稳定作用不甚理想,但对椎管减压佳;Luque无稳定和减压作用,应避免使用;脊柱前中柱植骨可防止继发后凸畸形和器械固定失败.

  • 肺冲击伤中的过牵效应

    作者:陈海斌;王正国

    目的:揭示肺冲击伤中过牵效应的含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利用60只家兔和20只大鼠进行冲击波分段模拟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模拟压缩段的压缩波不直接造成明显的肺损伤,但模拟减压段的减压波根据减压幅度和减压时间的不同可对肺造成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模拟负压段的负压波对肺具有一定的致伤能力.结论:肺冲击伤中的过牵效应可能包含两个效应,一是肺组织过度扩张,超出其强度极限而破裂,即发生过度扩张效应;二是肺扩张过快而撞击在胸腔内表面造成肺表面损伤,即发生过速扩张效应.

  • 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岳;廖维宏;王国强;李芳;伍亚民;龙在云;李应玉;陈恒胜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规律,观察外源性 BDNF对损伤脊髓的作用.方法:利用激光束描记位移的重力打击装置,制备可靠的定量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带有BDNF基因表达框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转移至大鼠损伤脊髓,用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移有效性,并观察损伤轴突计量形态学改变 ,损伤脊髓BDNFmRNA表达,BDNF和神经中丝(Neurofilament,NF)免疫组化活性的改变.结果:腺病毒载体直接引入脊髓可有效地感染脊髓组织和表达报告基因.直接转染 BDNF腺病毒载体可明显减少伤后两周轴突丧失;同时 ,NF免疫反应阳性的轴突较正常增多.结论:实验性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损伤脊髓转移是可行的.在基因直接转移局部外源性BDNF过表达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轴突丧失,促进神经元骨架蛋白的修复 .这种双重作用可能在脊髓损伤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

  •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的作用观察

    作者:王子明;杨恒文;李芳;曾琳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半切致伤方法,按给药剂量将动物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10只,观察时间为10d.结果:10d治疗组动物的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运动诱发电位(MEP)治疗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N1、P1、N2、P2各波的峰潜时均缩短(P<0.05,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低剂量与中、高剂量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结论:NGF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神经继发损伤的作用.

  • 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c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作者:孙仁山;胡川闽;刘荣卿;王延江;胡厚祥

    目的:为获得编码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1)α链的 cDNA序列.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富集嗜碱性粒细胞,提总RNA进行RT-PCR,分子克隆,用自动测序及放射自显影测序.结果:分离并鉴定了该cDNA重组子,在159密码子及185密码子分别发现了CAC→CGC与TAT→CAT置换 .结论:建立了一个编码FcεR1膜外区α链的cDNA重组子克隆,它不含引导肽序列,可能是一个来自中国人的该基因的变异体.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变化的研究

    作者:孟小明;胡珍国;黎永学;王璋;李军;杨宗才;司良毅;黎鳌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肾功能和体内电解质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对照14名和OSAS患者14名,分别测定其血、尿中电解质、肌酐、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 血浆心钠素(ANF);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自由水清除率.结果:OSAS组夜间尿K+非常显著地高于日间; 其尿Na+、Cl-昼夜均较正常组非常显著地增多;其自由水清除率(CH2O)昼夜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ANF夜间较正常组非常显著地增高,且其夜间亦较日间为高 .结论:OSAS患者夜间ANF分泌增多以及远端肾小管、收集管浓缩功能增强是这类患者夜间多尿,排Na+、K+、Cl-增多的原因.

  •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后肝脏的保护效应

    作者:徐世伟;汪仕良;冯怀志;尤忠义

    目的:比较早期肠道营养与早期静脉营养对肝脏的保护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66只,分成正常对照组、早期静脉营养组(PN组)、早期肠道营养组(EN),PN组、EN组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分组予以灌喂或颈外静脉插管输液,给予相同热量和热氮比的营养液.烧伤后6、12、24、48、72h检测肝血管通透性、组织含水量、血流量,肝组织的能荷 (EC)改变.结果:EN组和PN组伤后肝血管通透性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P<0.01),EN组在多数时相点显著低于PN组(P<0.05,P<0.01).EN组肝组织含水量在烧伤后24h均明显低于PN组(P<0.05).肝血流量EN组多数时相点明显高于PN组,PN组EC在烧伤后12、24h明显低于EN组 (P<0.05).结论:与早期静脉营养相比,早期肠道营养可有效促进烧伤后肝脏复苏.

  • 地塞米松及雷公藤甲素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林科雄;王长征;钱桂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M)和雷公藤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哮喘豚鼠经腹腔内注射DM和雷公藤甲素(TP)后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与3'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双标染色对CD4、CD8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DM和TP均能诱导哮喘外周血CD4、CD8细胞凋亡(P<0.01);而DM组与TP组CD4、CD8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TP和DM均能诱导哮喘CD4、CD8细胞凋亡,且其作用具有相似性.

  • 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端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

    作者:叶治家;程天民;江智红;李伯良

    目的:为了表达人ACATC端片段并制备其抗体.方法:将编码人ACAT羧基端包含第二跨膜(463-550氨基酸残基)的cDNA片断克隆至不同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构建了系列表达质粒,并在多种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研究.结果:在详细探索表达条件的基础上,经温敏诱导,成功地在大肠杆菌AR68中表达了N端融合 ProteinABCdomain的人ACAT羧基末端包含第二个跨膜区的片段 ,表达量约20mg/L菌液.通过优化纯化条件,经Sepharose4B-IgG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表达产物,并制备获得其阳性抗血清.结论:这些工作为进一步表达完整的 ACAT蛋白、研究ACAT基因表达调控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Ca2+摄入的特点及对非洛地平的反应

    作者:谭建聪;祝之明;刘光耀;祝善俊;刘晓莉;徐有奇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和继发性高血压 (SH)细胞膜对Ca2+调节的特点及钙拮抗剂对其影响.方法:38例高血压病人分为EH组(20例)和SH组(18例),SH组又分为肾血管性(RH,5例)、肾实质性(PH,7例)和内分泌性 (EHT,6例)高血压3个亚组.分别设对照组.用液态闪烁计数法测定红细胞45Ca2+摄入;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EH组和SH组服非洛地平治疗2周后复查.结果:EH组红细胞45Ca2+ 摄入高于SH组和对照组,PRA和AⅡ低于SH组和对照组;SH组中,RH亚组红细胞45Ca2+摄入、PRA和AⅡ高于对照组.在 EH组病人中,舒张压(DBP)与不同时间红细胞45Ca2+摄入量呈正相关;在SH组病人RH亚组中,舒张压、AⅡ与第1小时红细胞45Ca2+摄入量呈正相关.治疗后,EH组红细胞 45Ca2+摄入有不同程度减少,PRA和AⅡ增高.SH组病人RH亚组第1小时红细胞45Ca2+摄入减少.结论:EH细胞膜对 Ca2+被动通透性增加,并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这种膜缺陷现象不存在于SH中.SH中RH病人细胞外Ca2+内流增加与体液因素改变有关.非洛地平可部分纠正这种异常.

  • 缓慢牵伸肢体延长时周围神经损害及修复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范少地;许建中;李起鸿;吴康

    目的:观察缓慢牵伸肢体延长时周围神经相应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DRG)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方法:29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以1mm/d的速度缓慢牵伸延长至20%、40%,停止延长后2、4周,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坐骨神经相应背根神经节及脊髓中GAP-43 mRNA的表达及定位,以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缓慢牵伸至20%时相应脊髓及神经节呈阳性表达,延长40%时呈强阳性表达,停止延长4周恢复正常.结论:缓慢牵伸周围神经虽无神经临床损害症状,但引起GAP-43mRNA表达的上调,并在停止延长后4周恢复正常;缓慢牵伸过程中神经的亚临床损害广泛存在,并存在着强烈的神经再生反应.

  • 检测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作者:姚春艳;杨沛;府伟灵

    目的: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及Ⅳ型胶原(Ⅳ-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尿中RBP、TRF及Ⅳ-C,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酶偶联法测定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尿 RBP/Cr、TRF/Cr及Ⅳ-C的含量分别为(2.12±0.95)mg/mmol,(1.81± 0.52)mg/mmol,(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而RBP、TRF及Ⅳ-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mALB、RBP/Cr、 TRF/C的及Ⅳ-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RBP、TRF及Ⅳ-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 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直接测试人牙菌斑Ca2+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鲁川;温秀杰;岳松龄;吕太平

    目的:评价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Ca2+-ISME)对原位牙菌斑Ca2+检测、分析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自制的中性载体Ca2+-ISME直接测试牙菌斑中的 Ca2+,并对Ca2+-ISME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结果:聚氯乙烯毛细管与玻璃毛细管制备的电极具有类似的性能,但在牙菌斑Ca2+的测试中电位显示不稳定,波动幅度大,重复性差.结论:Ca2+-ISME用于原位牙菌斑Ca2+的测试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胃泌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促增殖作用

    作者:何双梧;赵言明;沈康强

    目的:为探讨胃泌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在5肽胃泌素(PG)作用下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瘤细胞内cAMP含量 ;用流式细胞术测DNA、蛋白质和细胞周期.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PG组(皮下注射PG每只4μg,2/日)及对照组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每只0.4ml,2/日),每组5只裸鼠, 连续用药35d.结果:移植瘤的体积、重量,瘤细胞内cAMP、DNA、蛋白质含量P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G组G0/G1期细胞数显示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S期、G2M期细胞数和增殖指数均显示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胃泌素在体内具有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分裂和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增加cAMP、DNA和蛋白质的含量,从而促进癌细胞从G0/G1期进入到S期和G2M期.本实验为结肠癌病人施行内分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大鼠局部脑缺血后NADPH-d神经元的变化

    作者:史树贵;邵淑琴;陈康宁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害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缺血性脑损害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尼克酰胺腺啶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ADPH-d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缺血2h后出现形态学改变,且以细胞皱缩、胞浆致密为主要死亡方式.结论:NADPH-d阳性神经元对缺血性损害相对耐受,细胞凋亡可能为其主要死亡方式.

  • 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反应性胶质化的影响

    作者:林江凯;蔡文琴;范明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反应性胶质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脑顶叶刺伤模型,将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刺伤后即原位注射生理盐水 10μl;小剂量组:刺伤后即原位注射0.1g/L CNTF 1μg;大剂量组:刺伤后即原位注射1g/L CNTF 10μg,分别于伤后 1、2、7周灌注活杀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照组1周时伤道及附近GFAP染色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和突起数及突起长度增加,胞体增大,胞浆丰富;2周时,上述变化仍明显 ,开始形成胶质瘢痕;7周时有较明显的胶质瘢痕形成;给予CNTF各时间点上述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大剂量组胶质变化较小剂量组更显著.结论:CNTF具有促进胶质化形成的作用.

  • 人树突状细胞体外提呈凋亡胆管癌细胞抗原的研究

    作者:吴刚;韩本立;裴雪涛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及其从凋亡癌细胞提呈抗原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50ng/mlhGM-CSF,1 000ng/mlhIL-4,隔天1次,共4次,培养第3天,加入γ射线照射过的胆管癌细胞,再继续体外培养1周后,用树突状细胞富集柱收集DC.结果: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B7和 CD1a,表面具有典型不规则突起,DC捕捉凋亡小体、吞噬凋亡小体,负载抗原的DC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结论:用GM-CSF加IL-4能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出DC,并可以有效提呈凋亡胆管癌细胞的抗原,可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抗原装载DC的新途径.

  • 大鼠颌下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NA的转移及表达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杨军;黄庆愿;孙远;史文进

    目的:探讨以颌下腺为靶器官,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后,颌下腺中VEGF含量变化 .方法:构建了VEGF基因表达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以阳离子脂质体为介质,向大鼠颌下腺转染外源性的VEGF基因,应用RT-PCR技术观察VEGF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颌下腺中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转pBKCMV-VEGF121基因后第1天,大鼠颌下腺内VEGF的表达及涎液中VEGF的含量即开始增高,术后2~3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 ,但高水平表达持续5d左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别显著.结论:以颌下腺为靶器官,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进行VEGF基因转染,可使外源基因在颌下腺内稳定持续表达,改变了涎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 ,为临床上促进口内伤口的愈合提供了新的途径和依据.

  • SW-480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张胜本;黄显凯;饶本强

    目的:建立生物学特性稳定的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方法:建立人结肠高分化腺癌细胞株SW-480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并确定移植瘤生长情况、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动力学改变等生物学特性 .结果:移植瘤体内传代稳定,潜伏期7~8d;保留了人结肠腺癌的组织学特征;细胞动力学检测显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移植瘤细胞具有分泌CEA的功能. 结论:本移植瘤模型是一个生物学特性较稳定的人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 单种群杆菌简单波动生长的数学模型

    作者:王开发;刘俊康;徐启旺

    目的:量化探讨单种群杆菌简单波动生长的过程,定量认识单种群杆菌产生简单波动的原因.方法:以奇异变形杆菌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学演绎推理二者结合进行讨论.结果:在经典Logistic模型基础上,得到描述单种群杆菌简单波动生长的推广Logistic模型.结论:该模型及解定量直观地反映了细菌增殖-扩散-增殖的自组织过程.

  • 脑缺血再灌注ICAM-1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

    作者:周华东;张莉莉;陈曼娥

    目的: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mRNA及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2、4、10、24、48、96、168h组,分别进行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 HE染色.结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2h,局部脑组织ICAM-1mRNA表达开始升高,再灌注10h达高峰,持续168 h;ICAM-1蛋白表达于再灌注2h开始升高,至48h达到高峰,持续168h以上.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增高,介导了粒细胞与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增强 ,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

  • GPPCR-RDB法对HPV感染的快速基因诊断

    作者:郭华阳;汪江华;周来新;叶治家;陈安

    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进行快速的基因诊断.方法:采用通用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 (GPPCR)扩增皮损组织DNA,并同时将扩增产物标记上地高辛配基,再结合扩增产物的非放射性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HPV亚临床感染和假性湿疣进行了快速的基因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4例亚临床感染中HPV6阳性12例,HPV11阳性4例,HPV16阳性4例,HPV18未检测出,所用探针以外型别1例,混合感染5例;11例假性湿疣中仅有1例为HPV16阳性.结论:该方法对HPV感染特别是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基因诊断是快速敏感特异的,值得推广应用.

  • 二次微分示波极谱法测定血镉

    作者:肖正华;阳明福;李文;王巧玲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血镉的方法.方法:二次微分示波极谱法.结果:用本方法进行8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3.34%.在线性分析中,其线性方程为Y=2.90+0.61X,相关系数为r=0.9948,镉浓度在3.12×10-9~2.35×10-7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下限为3.12×10-9g/ml.样品回收率为94.00%~105.33%.结论:本方法所用试剂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中快速测定血镉.

  • 改良CT扫描检查肺部小病灶

    作者:席道友

    肺部CT扫描小病灶易遗漏,扫描前对定位图像观察细致,定位准确,则可达到检出病灶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病灶 CT
  • 无症状哮喘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多项指标测定

    作者:王金平;王长征;赵志强;贾巨才

    支气管扩张试验系使用一定剂量的支气管扩张药物使痉挛的支气管舒张,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 ,作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辅助方法.本文探讨无症状哮喘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及支气管试验指标的阳性率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切眉法治疗纹眉失误63例

    作者:李刚玉;钱江;陈清华;周艳梅

    我科自1995年来,采用切眉法治疗纹眉失误(并发症)者 63例,取得医患均满意效果,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切眉法 纹眉
  • 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文献;戚跃勇;陈垦

    组织细胞增生症X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单核巨噬细胞异常增殖和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为主要损害.病变骨骼改变比较典型,但肺部的病变常无多少特异性,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故对此病作一回顾性分析.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5例晚期及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庞学利;肖红;谭崇富;王希;钟元培

    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而治疗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自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治疗晚期和术后盆腔复发的直肠癌15例,取得了较好近期疗效,现将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状况的调查

    作者:陈渝斌;夏田;石冰

    治疗先天性腭裂疾患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正常语音.然而目前大多数腭裂患者术后仍有明显的语音障碍,既是由于术后未能形成完全的腭咽闭合, 也是一些不良代偿发音习惯或其他因素(如智力、听力障碍、牙畸形等)所造成.本文通过对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过腭裂手术的部分复诊患者的语音评价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指导临床腭裂手术治疗及术后语音评价、治疗提供依据.

  • 2种茶饮料的研制及营养评价

    作者:黄国荣;糜漫天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它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1].在许多国家(地区)十分流行,开发茶饮料具有广阔的前景.根据茶叶的保健作用 ,结合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我们组方了山楂茶和红姜茶.

    关键词: 营养评价
  • 巨大后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张燕;杜淑兰;罗晓娟;李青

    我科与神经外科协作,成功地切除了1例累及左颅底下区的咽旁隙、颞下窝、颅底区的颈静脉孔、颅底上区的左侧、桥小脑角斜坡和枕骨大孔缘的颅底沟通性巨大脑膜瘤术后病情危重、复杂,曾出现多种致死性并发症,经过15d抢救,62d精心治疗和护理 ,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 脑膜瘤 护理
  • 如何指导病人正确配戴OK近视矫正镜

    作者:鲜小华;曾登芬;李珊;喻红

    角膜矫正镜(Orthokeratology,OK镜)是一种治疗低中度近视和防止近视度数逐年加深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采用美国视康生产的高透氧性OK镜治疗低中度近视2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近视 OK镜
  • 3支不同基层部队311例癣病患者真菌学调查

    作者:钟白玉;叶庆佾;周村建;程良金;徐小丽

    1997年7月至1998年9月,作者在驻渝某集团军,驻渝某军医大学和驻南疆某部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预防工作的需要,对皮肤癣病进行了真菌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癣病 真菌学 调查
  • ROXIMATE圆形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熊刚;王海东;王明荣;曾会昌

    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中,恢复消化道连续性为一重要步骤,近年来,多以胃代食管在胸内或颈部行食管近端-胃吻合术,其吻合方式分为手工吻合和机械吻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极为严重, 甚至致命的.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ROXIMATE圆形吻合器行胃食管吻合术共71例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吻合器 食管胃吻合
  • 21例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邹岚;杨和平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副反应,严重的皮肤损伤可以延缓治疗进程, 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本文对21例放射治疗过程中因急性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皮肤
  • 热休克基因转录的调节:热休克转录因子(HSF)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张伟;王登高

    热应激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早由Ritossa(1962)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1].随后,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众多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等 ,都具有这一特性.随生物化学及遗传学技术进步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及热休克基因被逐渐发现和探明.迄今,HSP的结构及在热应激反应中的功能已较为清楚,其"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rperone)[2]的身份已广为人知.同时,热应激反应的调节也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 507例HDV感染肝炎患者临床研究

    作者:顾小红;李奇芬;王宇明

    目的: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探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方法:对507例HDV(+)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病率、疾病转归、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统计分析, 以213例HDV(-)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HDV感染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HDV(-) 者高(P<0.01).HDV(+)患者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ALT反复增高和增高幅度均较HDV(-)者高(P<0.01或0.05),且慢性肝炎重度和重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P<0.01), 而血清HBeAg检出率降低(P<0.01).HDV(+)的HBVDNA(-)组的HBeAg(-)表达高于HBVDNA(+)组(P<0.01) .急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HDAg(+)HBeAg(-)表达高于HDAg(+)HBeAg(+)表达(P<0.01或P<0.05).结论:HDV感染与慢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HDV感染可抑制HBVDNA复制或HBcAg表达.HDV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在急性肝炎中可能起主要致病作用 .HDV重叠感染的乙肝患者其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和慢性化过程中,HDV可能起了主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丁型肝炎 发病机制
  • 儿童弱视偏中心注视类型的治疗

    作者:陈莉;阴正勤;陈红雨;王一;陈少军

    目的:探讨视刺激疗法(CAM)联合He-Ne弱激光对偏中心注视类型弱视治疗的效果.方法:3.5~12岁偏中心注视有中心抑制暗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例 50眼,男6例,女20例.屈光矫正后用CAM刺激仪和He-Ne弱激光视功能治疗仪治疗.结果:有效率72%,无效率 28%.44%转变为中心注视,32%去掉了中心抑制暗点 ,69.2%立体视锐度≤200″.轻度弱视疗效好,注视性质越靠近中心凹疗效越好.屈光程度和中心抑制暗点大小与疗效无关.结论:2种疗法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效果好,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患儿易于接受.

  •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胰疾病

    作者:陈敏;周永碧;李智华;刘吉奎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胆胰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987年7月至1999年10月间实施的712例次EST.结果:EST治疗缩窄性乳头炎278例,成功率97.0%;继发性胆总管结石559例,结石排出率97.1%;因缩窄性乳头炎所致的慢性阻塞性胰腺炎45例,症状缓解率86.7%;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12例 ,成功率91.7%.EST后重症胰腺炎、胆管炎、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EST是理想的治疗部分胆胰疾病的微创外科技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