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小鼠轻型肠型放射病肠上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研究

    作者:胡川闽;粟永萍;程天民;王军平;刘贤华;王晓东;冉新泽

    目的筛选经辐射诱导后小鼠肠上皮细胞的差异或特异表达基因.方法通过基因库检索和计算机分析,设计出较通用的5'端武断引物在基因库中其呈现几率要高出数倍到数十倍的4条5′端高同源mRNA差示引物,应用DDRT-PCR,测序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分子杂交等方法,分析并筛选小鼠受12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3 h(R1组)和96 h(R2组)肠上皮细胞差异或特异表达基因.结果 5′端高同源性引物mRNA差异结果显示,与正常比较,小鼠全身12Gy照射后不同时相的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存在差异,从近8 000条PCR扩增产物中,比较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RNA-blot杂交对11个辐射损伤情况下差异表达基因片段进行了鉴定.R1S1和R1S2差异基因片段在辐射损伤后3 h的肠上皮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R2S2和R2S5基因片段在辐射损伤后96 h的肠上皮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R2S1、R2S6和R2S8基因片段是假阳性差异表达基因片段;而R2S1、R2S4及R2S8用RNA-blot法检测不到表达.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1S1和R2S2在基因库中未见高同源的基因序列,与R1S1同源性高(60.00%)的是一个源于大鼠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基因,R2S5与一种小鼠肌细胞钙离子信号传导分子有67.21%的同源性;R2S2高度同源于鼠源性肿瘤诱导蛋白p32(91.52%);R1S2在基因库中未检测到同源基因.结论证实高同源引物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呈现几率,并筛选和鉴定出与辐射诱导的肠上皮损伤和修复相关的一组差异或特异表达基因.

  • 小鼠口服重组LTB和Hp UreB免疫活性的研究

    作者:曾韦锟;郭刚;刘开云;解庆华;邹全明

    目的观察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rLTB)的粘膜佐剂活性以及重组Hp尿素酶B亚单位(rUreB)的免疫学活性,为制备安全有效的Hp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ELISA检测rLTB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活性,利用本室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rLTB和rUreB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在第4和/或5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G,以及唾液、粪便抽提物、肠粘液sIgA水平.采用3H掺入实验,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增殖反应.结果①rLTB具有GM1结合活性.②与不加佐剂的对照比较,加rLTB的实验组,能够有效地诱发唾液及肠道sIgA的产生.③口服Hp rUreB抗原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IgG和sIgA.④3HTdR掺入实验提示加佐剂组较不加佐剂组,脾脏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增殖反应更强.⑤不加佐剂组血清IgG,免疫第5周较第4周高;加佐剂则是第4周比第5周高.结论重组LTB具有良好的粘膜佐剂功能;Hp rUreB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小鼠口服rLTB和rUreB后可以产生保护性sIgA;rLTB对Th1/Th2平衡的调节可能是血清IgG合成改变的原因.

  • 克拉霉素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柏长青;戚好文;王德堂;郭慧铃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对小鼠Lewis肺癌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C57BL/6小鼠右肋处皮下接种Lewis 肺癌,6 h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接受克拉霉素50 mg*kg-1*day-1(实验组)或等体积5%葡萄糖(对照组)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21 d.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存活时间、移植瘤体积、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度和肺脏转移瘤数目.结果实验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7.0±2.6)d,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为18.7±11.4,肺脏表面的转移瘤数目为12.0±2.9,对照组小鼠的上述参数分别为(19.1±2.0)d、24.5±13.7和18.6±5.4,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 结论克拉霉素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九节龙皂甙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梁克明;谢艳华;石梅;王四旺;王晓娟

    目的观察九节龙皂甙(Ardiusillosid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九节龙皂甙6.25 mg*L-1处理Hela细胞0~72 h,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光镜观察Hela细胞形态,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ela 细胞凋亡DNA的梯形带;应用特异性Ca2+荧光探测剂Fluo-3/AM在LSCM条件下检测不同时期细胞内Ca2+分布情况.结果光镜下体外培养的Hela 细胞在九节龙皂甙作用24 h开始出现细胞质皱缩和细胞核凝缩等凋亡的形态学特征.60、72 h均检测出DNA梯形带等凋亡的生物化学特征.诱导Hela 细胞48、60、72 h内Ca2+严重超载且维持在较高浓度水平.结论九节龙皂甙对体外培养的Hela 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诱导Hela 细胞凋亡发生;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2+]增加且维持在较高水平.

  • 人巨细胞病毒重组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作者:郑育声;谢琪璇;潘善培;芦春斌;肖銮娟

    目的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中抗原性较强的蛋白片段-gp52C末端和pp150C末端的DNA序列,插入pPIC9K质粒,构建适于酵母表达系统的重组表达质粒.方法根据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gp52和磷酸蛋白pp150C末端的cDNA序列,设计出2对引物.利用PCR的方法,以病毒培养液上清为模板,进行二轮PCR扩增,把两个目的基因串联在一起,将所得的DNA片段经 EcoRⅠ和Not Ⅰ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与pPIC9K质粒进行连接,然后导入大肠杆菌DH5α,筛选出阳性转化子,并用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结果从人巨细胞病毒培养液上清中扩增出目的基因,PCR反应和双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相符.结论重组表达质粒成功地克隆了目的基因片段.

  • 改良型兔抗人白蛋白免疫羧化胶乳筛检大肠肿瘤的意义

    作者:王志红;顾亚琦;韩英

    目的研究改良型兔抗人白蛋白免疫羧化胶乳制备技术以及对大肠肿瘤筛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物理吸附法并结合37 ℃老化处理步骤制备兔抗人白蛋白免疫羧化胶乳,并用其半定量检测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标本病理证实的136例大肠肿瘤和结肠炎以及80例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正常人粪便中的微量白蛋白.结果改良型兔抗人白蛋白免疫羧化胶乳灵敏性高(3.125 ng/ml);检测牛,马,羊,豚鼠等动物血清均呈阴性反应,提示其特异性高;用多批次胶乳平行检测阳性标准液显示其重复性良好;在12个月内每个月重复检测阳性标准液显示其稳定性良好.结论改良型兔抗人白蛋白免疫羧化胶乳对大肠癌的诊断敏感性78.0%,特异性81.3%,准确性80.2%.

  • 反义TIMP1基因转染Ito细胞后对其ECM代谢的影响

    作者:曾仲;韩本立

    目的探讨反义TIMP1基因对Ito细胞(贮脂细胞)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全长TIMP1 cDNA反向插入哺乳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反义TIM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反义TIMP1基因导入Ito细胞株CFSC-2G中,选择稳定转染的Ito细胞株培养,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RIA等方法,观察TIMP1 mRNA和蛋白、MMP1 mRNA和蛋白、α1(Ⅲ)mRNA、FN蛋白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的变化.结果反义TIMP1基因能明显地抑制Ito细胞中TIMP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P<0.01).转基因细胞中α1(Ⅲ)mRNA、MMP1 mRNA 、FN蛋白的表达与未转基因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转基因后Ito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细胞(P<0.01).结论反义TIMP1基因可以抑制贮脂细胞内源性TIMP1产生,但未影响MMP1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 失血性休克时脾脏TNF和IL-6生成的变化及氧合液复苏对其逆转作用

    作者:周其全;王伦安;陈玉魁;高丽菊;张峙;张鹏;李宜成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对脾脏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及氧合液复苏的调节作用. 方法取失血性休克家犬动静脉血及脾组织匀浆放免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 结果休克后动脉及脾静脉血浆中 TNF 和 IL-6 水平明显降低,休克复苏后动静脉血浆中 TNF 和 IL-6 水平均明显升高,休克脾组织中 TNF 和 IL-6 水平明显增高,休克复苏后脾组织中TNF 和 IL-6 水平进一步增高. 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影响 TNF 和 IL-6 的生成和释放,氧合液复苏能较好的恢复其作用.

  • 脐带血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疗效观察

    作者:汪江;颜维仁;吴梦杭

    近年来采用造血干细胞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从1993年11月至1999年3月采用脐血输注治疗再障18例,现报告如下.

  • 380例射频消融术的术中配合

    作者:陈洁;谢兵;张永克

    射频消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新的介入性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1].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 CT引导下活检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体会

    作者:黎川;黄学全;谢兵;张永克

    CT引导下活检及介入治疗是在CT监视下,将穿刺针插入人体病变内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学标本进行诊断与治疗.它是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技术,除穿刺活检外还广泛应用于治疗[1],如:各种注射治疗、脓肿、囊肿的内外引流、导入激光汽化、导入微波热疗、导入电极进行电化学和射频治疗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报道.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活检 CT
  • 手动式MLC用于鼻咽癌适形野放疗技术特点的探讨

    作者:王希;庞学利;肖红;谭崇福;曾勇

    近年来随着对鼻咽癌放疗技术的改进,面颈联合野的适形照射技术已得到肯定和广泛应用,并取得了5年生存率进一步提高的效果[1~3].我院近年将手动式多叶准直器(Multi leaf collimator,MLC)用于鼻咽癌等中心面颈联合野的适形野照射,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 铬矾明胶在脑组织制片中的粘合剂作用

    作者:王亚丽;徐飞;汤金梁;叶明福

    目的选择良好的组织粘合剂,解决冷冻脑组织切片易脱片问题.方法用铬矾明胶、APES、多聚赖氨酸及乳白胶四种粘合剂分别标贴冷冻脑组织切片各300张,经常规制片处理,计数脱片数与脱片率.结果铬矾明胶脱片率仅为1%,而乳白胶为8.67%、APES为6.67%,多聚赖氨酸为 5.67%.结论铬矾明胶对脑组织粘合作用强,防脱片效果好,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

  • CT与MRI进展

    作者:巫北海

    1 多层螺旋CT 自从1999年CT设备出现了4层采集的又一次换代性发展之后,CT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并体现了‘CT绿色革命'的概念.即在所有的技术改良中,要突出实现更低的X线剂量、更快的采集与重建速度、更便捷和多样的重建处理、更短的病人等候时间及更好的病人舒适度.

    关键词: CT MRI
  • 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CT诊断

    作者:丁仕义;何国德;张琳;何强;陈洁;周代全;谢兵

    目的探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and duodenal union,PDDU)癌的CT的表现.方法对照分析36例PDDU癌的CT表现和手术、病理资料.结果乳头型20例,管腔内型6例,混合型10例;CT主要表现有软组织肿块、十二指肠肠壁局限性增厚和共同管、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等.结论多数PDDU癌经CT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 脑肿瘤MRI增强前后的定量分析对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王文献;张冬;文利;梁开运

    目的探讨MRI增强前后对脑肿瘤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参数指标.方法对88例颅内常见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30例、脑膜瘤20例、血管网状细胞瘤12例、转移瘤16例和听神经瘤10例(另有10例肉芽肿性病变),增强前后的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强化比值(%)、平扫肿瘤实体部分与正常脑白质的相对信号强度(RSIc-)及增强后肿瘤实体部分与正常脑白质相对信号强度(RSIGd)几个指标,并对这几个指标在各组肿瘤中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独立t检验),得出各组不同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χ2值.结果 RSIGd在良性与恶性星形细胞瘤之间及与其它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差异更显著(P<0.01),高度星形细胞瘤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膜瘤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与恶性星形细胞瘤之间的强化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亦有差异(P<0.05);脑膜瘤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RSIc-在各组中的数值较集中,各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RSIGd 不但对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判断、还是在其他脑内肿瘤的鉴别诊断中都是一个敏感的指标,强化比值在鉴别诊断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RSIc- 实际意义不大.

  • 正常肝脏CT灌注的研究

    作者:文利;丁仕义;周代全;吴光明;陈洁;王成波

    目的探讨CT测量肝脏的血流灌流量的方法. 方法以肝门作为靶层面对23例正常肝行CT灌注扫描,从开始注射造影剂(总量为35~40 ml,速度5~6.7 ml/s)后7 s或9 s开始连续扫描41或41.25 s,1 s(或0.75 s)/层.利用所得图像形成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曲线参数计算灌流量参数. 结果正常肝的肝动脉灌流量为0.378 ml*min-1*ml-1,门静脉灌流量1.125 ml*min-1*ml-1,肝总灌流量1.505 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为0.25,门静脉灌注指数为0.75.结论利用本研究的扫描及计算方法可更简便、可靠地测得肝脏的血流灌流量.

  • 三叉神经脑池段MRI与塑化薄层切片对照研究

    作者:张伟国;张绍祥;巫北海;陈金华;谭立文

    目的对三叉神经脑池段进行MRI与塑化切片对照研究,获得正常影像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三叉神经横断位8例、矢状位和冠状位各1例薄层切片,同时采用FLASH-3D序列完成头颅标本及60例正常人脑干MR扫描,对三叉神经脑池段的形态、走行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标本及活体MR扫描,三叉神经脑池段的行程、解剖结构能够准确显示,塑化切片与MRI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横断位上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12.78±2.03)mm,向前上外侧走行,与脑干背侧连线成角 (103.04±5.14)°,随着年龄的增大,三叉神经脑池段与脑干背侧连线的夹角逐渐变小,其中小于30岁年龄组与50岁以上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侧三叉神经与脑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9.28±4.80)°,(9.44±4.20)°,(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薄层MRI能够准确显示神经脑池段的解剖结构和走行规律,是评价三叉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准确的影像学技术.

  • 犬脾梗死量与栓塞剂Dextran量和脾血流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学全;谢兵;游箭;牟玮;张永克

    目的探讨栓塞材料Dextran微球(Sephadex G50)剂量与脾梗死量及脾动脉血流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15只成年杂种犬分为5个剂量组,即5.0、10.0、15.0 mg组各3只,20.0 mg组4只,25.0 mg组2只.脾栓塞前后用电磁血流计测脾动脉血流量,脾动脉造影.用体视学方法测量脾梗死量.结果栓塞剂Sephadex G50剂量与脾梗死量有非常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888,P<0.001),栓塞剂量与脾动脉血流减少量也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r=0.869,P<0.001),脾梗死量与脾动脉血流减少量有非常明显的平行变化趋势(r=0.794,P<0.001).结论探索栓塞剂量与脾梗死量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可能实现通过栓塞剂量来预测脾梗死量;血流量的变化可反映脾梗死量,因此发展无创性的栓塞术中监视血流量变化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CT诊断的探讨

    作者:戴书华;张冬;陈垦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分析6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本病的临床表现: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性外伤;②伤后立即昏迷;③生命体征紊乱;④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CT表现: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或大脑中轴多发小出血灶;②弥漫性脑肿胀;③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0.5 cm);⑤合并其它颅脑损伤.结论临床和CT表现二者结合,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 胰腺损伤的CT征象

    作者:黄学全;刘光忠;张琳;巫北海

    目的总结胰腺损伤的CT征象,评价CT在胰腺损伤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97.5~2001.7间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经手术证实伴胰腺损伤的病例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在7~50岁之间,平均年龄25.6岁.结果在21例胰腺损伤中,7例首诊CT显示无明显异常.另14例胰腺损伤的CT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胰腺炎型:局限水肿型(6例).弥漫性急性胰腺炎型(3例).②胰腺断裂型(4例):CT平扫可见胰腺缺口和横行的低密度影.③胰腺血肿(1例).在未进行手术处理的患者(4例),在随访CT见胰腺炎伴假性胰腺囊肿形成.胰周渗出表现17例.合并胰腺以外损伤15例.5/7例在早期CT影像中难以识别有无主胰管损伤.结论胰腺损伤的CT征象包括:①直接征象:创伤后的胰腺弥漫性和局限性肿大,胰腺低密度裂口,胰腺内高密度影.随访中可见胰腺内假性囊肿形成.②间接征象:胰腺周围积液是重要的间接征象.主胰管损伤的CT诊断是困难的.胰腺创伤后立即CT检查可表现"正常",合并伤也易导致诊断困难.对可疑病例随访是必要的.

  • 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内高热生理盐水注射疗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牟玮;巫北海;周代全;吴光明;陈洁;谢兵

    目的研究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内注射高热生理盐水对凝固灶大小的影响.方法 12条犬分为3组,即肝血流未阻断组(1组)、肝动脉-门静脉阻断组(2组)和肝静脉球囊阻断组(3组).用8 ml沸腾生理盐水注射入肝脏,测量局部组织温度变化及凝固灶大小.结果局部测温1组温度下降快,3组次之,2组温度下降慢.病灶大横径测量,1、2、3组分别为5.4 mm、12.3 mm和9.9 mm,各组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暂时阻断肝静脉肝内注射高热生理盐水可增大凝固灶.为提高PSIT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螺旋CT透视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张琳;黄学全;王健;丁仕义

    目的评价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病变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病灶直径为0.5~2.0 cm平均(1.7±0.4) cm的小结节,共做了29次穿刺,所采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与穿刺结果对照,其余经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结果 23例中恶性肿瘤10例(原发支气管肺癌9例,转移癌1例),穿刺阳性者共8例,2例假阴性,无假阳性.穿刺确诊13例良性病变,并经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良恶性结节总的准确度为91%(21/23).其中8例(34.78%)发生气胸,1例经抽气处理.结论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诊断及预后研究

    作者:戴书华;文利

    目的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表现及预后.方法分析了180例重型脑损伤病人的CT片及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 180例中,有脑肿胀者98例,其中一侧性脑肿胀56例.结论①三脑室与基底池改变明显,而三脑室改变比基底池更为重要,其与预后有直接关系.②儿童发病率高,但预后明显好于成人.③一侧性弥漫性脑肿胀预后较全脑肿胀差.

  • 脾结核的CT征象

    作者:黄学全;王健;巫北海;向红

    目的评价脾结核的CT表现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脾结核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 9例CT表现为脾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8例伴有脾门、胰周及邻近大血管周围多数低密度结节影,少数有融合.增强扫描脾、胰、肝及肾等脏器内病变无强化.腹腔淋巴结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仅1例表现为肝、脾、腹腔多发钙化影, 1例肝、脾内多发钙化.结论脾结核通常不是孤立性病变,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脾脏病灶,CT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不被强化的低密度区,钙化,肝脾肿大等,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是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现脾外结核的证据常能确立诊断.

  • 两种CT引导技术在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王健;黄学全;张琳

    目的对比实时CT透视(Real time CT fluoroscopy, CTF)引导与常规非透视CT引导(Conventional CT-guide,CCT)两种CT引导技术在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探讨CTF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TF技术应用前后共247例CT引导下多种非血管介入病例,比较穿刺病灶大小、穿刺命中率、操作时间、射线剂量.结果完成了247例非血管介入操作,综合CT引导的病灶命中率为87%.其中CTF法为91%.CTF法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7.9%,准确性95.7%.CTF法平均总曝光时间(15±4)s;总占机时间(20±5)min;病人个体射线剂量(0.9±0.4)Gy.气胸发生率为11%,少量出血的发生率39%.结论 CTF引导技术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值得大力推广.

  • 磁共振单克隆抗体免疫靶向对比剂McAb-DMP的制备

    作者:陈伟;张绍祥;丁仕义;任建敏

    目的探讨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McAb-DMP的制备方法.方法以葡聚糖为载体,采用氧化法制备免疫靶向磁性微粒.结果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与单抗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结合活性和免疫活性.结论合成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磁性微粒,保证了结合活性免疫活性,为活体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 大鼠肝细胞癌模型的建立及MR成像研究

    作者:丁仕义;蔡金华

    目的探讨诱发性大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模型的MRI特点,为肝癌的MR成像研究提供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以低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EN)间断灌喂法诱导HCC.于诱癌第16、18、20、21、22、23、25周分别作MR扫描.观察肝癌的MRI特征,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36例(90%)诱癌成功.共发现51个大于4 mm的HCC,平均直径8.6 mm.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高(10/51)、等(9/51)、低(32/51)三种信号.高信号组病理上均为Ⅰ~Ⅱ级,等信号组以Ⅱ~Ⅲ级多见(6/9),低信号组中29个属Ⅲ~Ⅳ级(29/32).结论低剂量DEN间断灌喂法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能较好地模仿人肝癌的MRI表现,是动态研究肝癌MR成像的一种理想手段;MR检查时机以诱癌第18~25周为宜.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MRI

    作者:陆明;巫北海;黄学全

    目的评价MRI对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OSAS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的上气道进行测量,比较鼻咽、腭咽、舌咽和喉咽的截面积,各区矢向径和横向径大小及软腭的厚度、长度及截面积.结果①OSAS组除喉咽外气道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②OSAS组上气道各区域矢向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鼻咽和舌咽的横向径小于对照组(P<0.01);③OSAS组软腭厚度、长度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MRI对OSAS诊断有重要的定位、定性价值.

  • 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卫金;戚跃勇;邹利光;黄岚

    目的分析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18例病人中共检出的心肌桥13例. 结果心肌桥发生率为2.1%,均为单桥.其中12例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例在左冠状动脉旋支.临床诊断单纯性心肌桥7例,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肥厚性心肌病;所有病例均行内科药物治疗,2例置入支架.结论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率较低,其造影表现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假性心肌桥相鉴别;临床上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应当积极治疗.

  • 腮腺区病变的CT诊断

    作者:陆明;巫北海

    目的评价CT对腮腺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腮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先天性病变12例,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9例,脓肿3例,CT均能准确定位.多数病变CT能准确定性,对低度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难以鉴别.结论 CT对腮腺病变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

  • 肾周间隙内侧边界的螺旋CT研究

    作者:秦将均;巫北海

    目的探索肾周间隙与腹膜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扩展方式、扩散通路和明确肾周间隙内侧边缘的解剖通连.方法收集螺旋CT检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00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29例还做了CT增强.常规扫描范围从膈下至盆腔入口,有病变时酌情增加扫描平面.结果在200例中,有59例(29.5%)双侧肾前筋膜(或肾前筋膜平面)跨中线相续.其中真正同时累及双侧肾周间隙和中线大血管区域者仅占18例.结论肾前筋膜跨中线与对侧同名筋膜在肾门平面以下可有部分相续,该平面以上不相续,肾周间隙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主要依靠筋膜平面间接扩散.提高对这一区域的解剖结构认识,有利于对该区域疾病的定位、定性及扩散通路做一清楚的判断和预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假性动脉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作者:游箭;牟玮;陈伟;李强;黎海涛;周培华

    目的研究假性动脉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分析24例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损伤动脉管壁破裂,管腔外形成囊腔.超声显示血管周围有无回声区或混合性回声区,破裂处可探及连续性血流频谱.CT增强见中心部分呈高密度影,边缘部分环状强化,血栓部分不强化.MRI T1WI示瘤腔呈低信号,血栓呈等、低混合信号,T2WI示瘤腔呈低信号,血栓呈高信号.13例栓塞者见损伤动脉闭塞.1例使用支架结合暂时球囊闭塞瘘口获得成功.另外10例经外科手术治愈.结论外伤性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中DSA检查定性定位准确.介入治疗是假性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在病情危重、急诊情况下有着积极意义.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作者:文利;丁仕义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6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6例中,12例为单发病灶,大小为5~10 cm,4例为多发大小不一病灶.肝内胆管扩张8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叶萎缩6例,局部肝轮廓凹陷6例.增强扫描见:6例病灶边缘轻度不规则细线状强化,3例明显不完整环状强化,1例早期无明显强化.病灶内轻度片状、结节状强化2例,中度结节状强化3例;轻度线状强化1例,明显网格状及线状强化各2例.三期扫描内,大片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8例病灶在三期内强化情况无明显变化,1例呈"快进快出",1例缓慢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当有手术史或有明显胆道结石时,仍应仔细观察各种征象,否则会造成漏、误诊.

  • 脾血管瘤的CT诊断

    作者:张雪梅;黄学全;丁仕义

    目的探讨脾血管瘤的CT表现,评价增强CT扫描对脾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脾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5例单发,3例多发.平扫: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卵圆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其中6例密度均匀,CT值30~40 Hu,2例肿块内分别见更低密度影和粗大钙化.增强扫描:1例早期表现为肿块边缘结节状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但肿块边缘更加清楚,延迟期4例(4/5)表现为等密度强化.结论延迟期等密度强化是脾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当发现脾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且怀疑血管瘤时,应作增强扫描并延时观察.

  • MRI和超声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作者:朱结辉;游箭;陆明;贾树蓉

    目的比较MRI和超声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BCS的术前超声、MRI和血管造影结果,以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比较MRI和超声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副肝静脉,肝内、肝外侧支血管情况. 结果术前超声对血管内膜性病变的确定优于MR(P<0.05);对伴副肝静脉形成肝静脉型正确分型强度相对数分别为17.65%和61.54%,两者有差异;超声对肝内侧支血管的显示优于MR(P<0.01);MR对肝外侧支血管的显示优于超声(P<0.01). 结论超声是BCS诊断的首选方法,而MR与超声在BCS的分型诊断上有很大的互补性.BCS的分型诊断应先行超声检查,再结合MRI综合判断.

  • Iodogen法标记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伟;张绍祥;丁仕义;李前伟;张广元;谢兵

    目的探讨Iodogen法131I标记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McAb-PMP的方法.方法采用Iodogen法131I标记McAb-PMP,并测定标记率、放化纯度、比活度和免疫活性,进行动物免疫显像;结果标记率为89.7%,放化纯度为3.16 mCi/ml.经RM905活度计测定的比活度为89.6 μCi/μg.在注射131I-McAb-PMP后,在结肠癌裸鼠动物模型显像时,24 h出现特异性聚集,48 h和168 h仍然保持聚集.结论 131I-McAb-PMP在Iodogen碘化标记后能较好地保持其免疫活性,特异性聚集在肿瘤部位,提示McAb-PMP能够应用于MR成像.

  • 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对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治疗的CT观察

    作者:王健;黄学全;张琳;杨康;杨军民

    目的探讨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的疗效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使用LeVeen电极对53例肺多发结节性肿瘤,共79个结节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采用CT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及术后复查.结果治疗过程中CT表现有:病灶周围模糊斑片影(40/53);病灶体积相对增大(31/53);病灶内点状低密度区及密度减低区(30/53),穿刺针道周围模糊斑片影(8/53).对45例进行了随访复查,随访时间≥3 个月的共23例,病灶体积明显缩小的占18例.结论 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确切疗效的方法,应用于肺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将会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