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小鼠Osf2/Cbfa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鉴定

    作者:董世武;应大君;刘光久;朱楚洪;张伟

    目的构建小鼠Osf2/Cbfa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NIH3T3细胞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2次亚克隆将Osf2/Cbfa1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扩增,将重组腺病毒对成纤维细胞株NIH3T3进行感染.采用PCR方法对重组体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Osf2/Cbfa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病毒滴度达(1.6×1012) pfu/ml,并对NIH3T3细胞有很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小鼠Osf2/Cbfa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 石英谐振传感器液相稳定平台构建及检测HCMV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庆海;府伟灵;边志衡;陈鸣;张波;蒋天伦;汤万里;蔡国儒

    目的建立石英谐振压电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液相稳定平台并应用该检测系统实时检测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SDA)反应.方法①观察以金属夹具式和粘胶式两种检测池连接方式构成的传感器在液相中的频率稳定性;②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为检测对象,建立SDA反应系统;③传感器检测系统对HCMV SDA 反应进行实时检测.结果①新型金属夹具式可调节及可换式传感器检测池可实现传感器在液相中的频率稳定性;②SDA反应可引起压电基因传感器的频率持续下降;③在一定范围内核酸杂交所引起的频率下降幅度随加入的靶序列浓度提高而增大.结论成功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液相检测稳定平台并实现对SDA反应的实时检测;该系统可直接检测基因组DNA并可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

  • 川芎嗪防治模拟高原犬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连贵;王建春;郭先健;钱桂生;毛宝龄;吴国明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模拟高原犬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在模拟4 000 m高原下,将21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致伤组及川芎嗪治疗组,观察外周血WBC、血气分析、肺含水量及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川芎嗪可抑制犬伤后外周血WBC下降,减轻肺内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水肿,但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无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可部分改善脂肪栓塞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 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人工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建华;廖维宏;刘鹏;柳峰

    目的研制理想的,能够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人工骨材料.方法采用乳液共混法将消旋聚乳酸(PDLLA)、羟基磷灰石(HA)、脱钙骨基质(DBM)结合,制成PDLLA/HA/DBM人工骨,并将PDLLA/HA/DBM和PDLLA进行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术后2、4、8和12周时摄X片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及新骨形成定量分析.结果 PDLLA/HA/DBM人工骨内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PDLLA及空白对照组(P<0.01),且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结论 PDLLA/HA/DBM人工骨能促进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 鼻内窥镜下眶内异物取出术护理体会

    作者:黄茂华;钟诚;肖利;陈媛;陈志莲;杨芳

    我科于2001年1月30日收治1例眶内异物患者,入院第2天在鼻内窥镜下取出眶内异物[1],由于积极配合医生的及时治疗及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患者1周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一步法快速检测小儿粪便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刘立;王雷;柏建鹰;李高芬;赵晓晏

    随着成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HP的研究逐渐受到儿科领域学者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研究报道了大部分成人HP感染患者其HP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获得,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再发性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与HP感染密切相关.现报告一种新型HP检测方法即一步法快速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在儿科的应用价值.

  •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瘤内大出血1例

    作者:徐世伟;文亮;任晓葆;王涛;张晓军;王胜强

    患者,男性,48岁,因全身皮下多发结节30年,腰骶部包块10年、突发增大7 d伴无力入院.患者于18岁时发现全身逐渐出现多发皮下小结节,大小不等,活动、无红肿疼痛.同时腰腿部可见片状咖啡斑.随年龄增大结节增大不明显.

  • 面部单侧萎缩1例

    作者:龚自力;罗春梅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进行性右侧面部萎缩20年入院.患者5岁以后逐渐出现右侧颈部皮肤颜色变深.11岁时,发现右耳廓较左侧梢变小.

  • 32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护理

    作者:李利

    我科选择32P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放射性核素.自1999年5月至2000年8月对22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的28个关节进行了32P关节腔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180例脑梗死复发因素分析研究

    作者:杨子江;王彦阔

    我们对180例脑梗死急性期后病人干预高危因素及药物治疗,并进行了1年随访,以期为预防复发寻求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因素
  • 钬激光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疗效

    作者:鄢俊安;宋波;熊恩庆;刘南;潘进洪

    1 临床资料本组共22例患者,男5例,女17例,都为单侧囊肿.病程短3个月,长20年.15例患者有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行尿常规检查提示WBC5~40/高倍镜,6例患者有镜下血尿,14例患者有排尿困难,5例患者有腰痛.

    关键词: 输尿管囊肿 钬激光
  • 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显像对IVP不显影肾功能的评价

    作者:厉红民;刘广元;谢兵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患者的分肾功能状态及患肾有无功能的判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38例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VP)单侧肾不显影患者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显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IVP 肾功能显像
  • 抑肽酶的血液保护作用在食管癌根治术麻醉中的使用价值

    作者:易斌;陶国才;毕敏;鲁开智

    目的探讨抑肽酶在食道癌根治术中减少出血量、输血量的价值.方法采用单盲法设计,90例食管癌择期手术病例,根据是否使用了抑肽酶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40例)在麻醉诱导后静注抑肽酶1 112 EPU后持续泵注抑肽酶278EPU/h,直至手术后2 h停药;对照组(B组,50例)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在诱导前、手术开始2、4 h、术毕、术后12 h时相点上抽血检测血常规、血栓弹性描记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凝血四项指标.观察两组围术期的TEG和凝血功能检查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率和平均输血量.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率和平均输血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结论抑肽酶血液保护作用的运用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具有稳定凝血功能状态、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率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在大鼠苯巴比妥促肝癌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龙冬梅;高宁

    肿瘤发生是机体自稳态破坏,细胞异常过度增生,逃避免疫监视的结果.通过Fas(Apo-1)受体和Fas配体(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被认为是机体保持自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as/FasL系统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2,3].本实验研究了Fas及 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癌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 一家三口人及宠物猫同患羊毛状小孢子菌病

    作者:钟白玉;翟志芳;杨希川;唐书谦;叶庆佾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主诉全身散发圆形红斑伴瘙痒半月余,于2003年7月19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半月前首先于双前臂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水疱,伴剧烈瘙痒,搔抓后形成圆形、鲜红色的斑片,逐渐向周围扩大.

  • 人CD40L胞外区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田普训;张寅生;薛武军;秦兆寅;丁小明;吴军;贺伟峰;易绍萱;陈希炜;冯嘉瑜;张小容

    目的构建人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pAd-hCD40L,为进一步研究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分别扩增人CD40L胞外区和致瘤素的分泌信号肽cDNA,通过PCR连接后将重组的cDNA扩增出来,导入pGEM T-Easy,经测序正确后转入AdEasy(tm) XL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系统中,得到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结果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克隆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开放阅读框正确.结论人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 器官移植的困难与对策

    作者:吴军

    从天体演化到基本粒子的衰变似乎都遵循某种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这一自然规律在生物界表现得尤为明显,生老病死似乎是不可抗拒的.

  • 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阴正勤

    既往的研究表明,人类和哺乳动物出生后,视觉系统能够根据视觉环境的刺激调整和改变与生具有的神经联系和突触结构.这一改变发生的敏感时期称为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

  • 用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

    作者:黄赤兵;吴军;张艮甫;陈希炜;贺伟峰

    目的研究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受体骨髓源性DC负载供体淋巴细胞抗原并与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共孵育;将上述DC于肾移植前24 h经股静脉注入受体(治疗组),未注射DC的受体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移植肾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54.6±9.5) d vs (8.3±0.8) d , P<0.01].术后第20天,治疗组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17±0.04) vs (0.74±0.06),P<0.01],而受体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0.72±0.04) vs (0.69±0.07), P>0.05].结论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DC可以特异性抑制受体对供体抗原的免疫反应、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

  • CTLA4Ig诱导免疫耐受的体外研究

    作者:姜庆;吴军;易绍萱;陈希炜;罗高兴;贺伟峰

    目的观察CTLA4Ig在诱导人外周血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以结核菌素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不同剂量CTLA4Ig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观察CTLA4Ig和CsA(环孢霉素A)对再次结核菌素刺激和非相关第三者APC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IL-2的变化,以及外源性IL-2对免疫耐受诱导的影响.结果 CTLA4Ig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20 μg/ml时抑制作用强;CTLA4Ig能诱导免疫耐受并与CsA有协同作用;外源性IL-2能抑制免疫耐受的诱导.结论 CTLA4Ig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L-2的分泌释放,CTLA4Ig和CsA联合应用能更彻底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分泌释放,并诱导免疫耐受;外源性IL-2能逆转免疫耐受.

  • 细胞因子及胸腺微环境影响Treg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作者:郑峻松;吴军;易绍萱;贺伟峰;陈希炜;解志杰;彭双发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体系添加细胞因子和在体细胞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探索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的Treg细胞的有效体内外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作为诱导剂,分析二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适浓度,同时以二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分析在成年鼠体内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可能性.结果 150 ng/ml IL-10浓度能够明显诱导Treg细胞增殖,经48、96、144 h诱导后,其增殖比例分别达到10%、18%和20%,而TGF-β1的使用浓度需达到300 ng/ml;IL-10胸腺注射后同样可提高Treg细胞的比例[第7天(5.50±1.38)%,P<0.05;第10天(6.65±2.54)%,P<0.01];TGF-β1诱导后第5天的比例为(5.19±1.69)%,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培养体系添加诱导因子增殖的方法是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Treg细胞的首选方法,IL-10体内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效能均强于TGF-β1.

  • CD4+CD25+Treg细胞调节T细胞的作用机制分析

    作者:郑峻松;吴军;易绍萱;贺伟峰;陈希炜;解志杰;彭双发;代飞

    目的通过检测Treg细胞表达介导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TLA4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并设置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共培养和分隔培养实验模型,分析Treg细胞对效应性T细胞形成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各机制的主次要关系.方法对比分析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膜分子CTLA4、CD28表达和细胞因子IL-10、TGF-β1分泌水平;以TransWell Millicell-PCF分隔培养槽分隔培养Treg细胞与不同淋巴细胞组成的反应体系,采用向共培养及分隔培养体系加入与不加入IL-10、TGF-β1抗体的阻断方法,检测Treg细胞对不同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率.结果 Treg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效应性T细胞,Treg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分别达到(380±36.3) pg/ml和(790±56.8) pg/ml,Treg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浓度水平与效应性T细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共刺激分子CTLA4、CD28在Treg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Treg细胞以表达CTLA4为主.Treg细胞对共培养体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分隔培养,通过分泌IL-10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亦明显强于通过TGF-β1.结论细胞接触机制是Treg细胞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机制,而细胞因子机制中,以通过分泌IL-10的方式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 以Bacmid-杆状病毒系统表达人CTLA4胞外区蛋白的研究

    作者:贺伟峰;易绍萱;陈希炜;吴军

    目的在Bacmid-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表达人CTLA4.方法采用PCR技术,自pUC19-CTLA4Ig质粒中获取人CTLA4胞外区cDNA,将其克隆入pFastBac1质粒中,经DNA自动测序仪进行DNA序列鉴定,并进一步将其转座入Bacmid中,在昆虫细胞HzAM1中进行表达,采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出完全糖基化的人CTLA4胞外区重组蛋白.结论人CTLA4胞外区cDNA在Bacmid-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得到了表达.

  • 耐受T细胞抑制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大鼠皮肤移植物的排斥

    作者:解志杰;吴军;郑峻松;彭双发;易绍萱;陈希炜;贺伟峰

    目的了解NK细胞和巨噬细胞在T细胞缺乏或T细胞成功重建的情况下对异种移植物排斥的作用.方法在无胸腺裸小鼠、通过混合胸腺移植重建T细胞后裸小鼠和正常免疫健全小鼠分别进行F344大鼠皮肤移植,观察异种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受体动物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率,利用ConA增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其体外功能状态.结果在没有清除受体体内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情况下,正常无胸腺BALB/c裸小鼠上移植的F344大鼠皮肤移植物发生了排斥,平均存活时间为(20.50±2.38) d;而在裸小鼠左肾包膜下移植的F344胎大鼠胸腺组织,却能够正常发育,并有效重建了受体的T细胞免疫,而且诱导了F344大鼠皮肤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结论 NK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异种移植物的排斥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组织对NK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毒性的易感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异种供体抗原已产生耐受的T细胞可抑制受体体内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异种移植物的排斥.

  • 人CTLA4胞外区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作者:易绍萱;吴军;贺伟峰;代飞;陈希炜;张小容

    目的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设计并改造人CTLA4胞外区cDNA,构建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以实现人CTLA4胞外区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方法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将人CTLA4胞外区cDNA中的毕赤酵母低频使用密码子突变成高频使用密码子而不改变其氨基酸序列;经DNA序列测定证实后插入毕赤酵母高拷贝表达载体pPIC9K а分泌信号下游,SacⅠ线性化后电转GS115;G418梯度筛选转化菌;PCR鉴定目的基因整合;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ting、肽质量指纹等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成功地对人CTLA4胞外区cDNA进行了定点突变,该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能成功表达CTLA4胞外区蛋白.结论为高效表达人CTLA4胞外区蛋白及其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缺血预适应预防大鼠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雄飞;范连慧;余荣杰;赵洪雯;李敛;金锡御

    目的研究大鼠供肾缺血预适应对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将SD大鼠肾移植给Wistar大鼠作为同种异体移植,Wistar大鼠肾移植给Wistar大鼠作为同品系移植的空白对照.共设3个实验组,观察各组大鼠的移植肾功能、粘附分子、细胞因子、MHC-Ⅱ分子的表达及排斥反应发生的程度.结果缺血预适应能减少移植肾粘附分子ICAM-1及细胞因子IL-2、TNF-α的表达;并抑制MHC-Ⅱ分子在移植肾内的表达,改善移植肾功能.结论缺血预适应对移植肾有保护作用,抑制MHC-Ⅱ分子在移植肾内的表达,可明显减轻移植肾排斥反应的程度.

  • 肾移植术后两种免疫抑制方案的对比研究

    作者:姜庆;靳风烁;李黔生;江军;方玉华;吴军

    目的探讨两种免疫抑制方案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后所用免疫抑制方案将121例肾移植分为两组,CMP方案组:环孢霉素A(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CAP方案组:CsA+硫唑嘌呤(Aza)+Pred,术后观察两组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发生频率及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副作用.结果术后CMP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CAP组,而排斥反应的逆转率却高于CAP组;术后半年内CMP组CsA用量低于CAP组;CMP组肝肾中毒,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AP组,两组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肾移植术后CMP方案优于CAP方案; MMF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可以减少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

  • 双向电泳-质谱法分析人CD4+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蛋白质组差异

    作者:彭双发;吴军;徐宁志;郑峻松;贺伟峰;易绍萱;陈希炜;袁军

    目的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2-DE/MS)分析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提取人脾脏源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ying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胶图差异分析发现25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17个点在CD4+CD25-T细胞上调,8个点在CD4+CD25+T细胞上调.质谱初步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质点.结论 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调节性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质.

  • 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范惠民;阴正勤;高朋芬;王仕军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对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突触电生理学影响,探索哺乳动物视觉发育可塑性的细胞水平机制.方法正常组和双眼形觉剥夺组Wistar大鼠61只,制作脑片并获得膜片钳全细胞记录.记录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Postsynptre currents, PSCs)和诱发长时程增强(Lorg-term potentiation, LTP).电生理记录结束后对所记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双眼形觉剥夺组无反应型PSCs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多突触反应型PSCs比例正常组显著高于双眼形觉剥夺组(P<0.01).②双眼形觉剥夺组与正常组间相比,输入阻抗显著增高(P<0.01),静息电位较为去极化(P<0.01),EPSCs峰值显著降低(P<0.01).③形觉剥夺组LTP诱发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眼形觉剥夺组组4周龄、5周龄的LTP增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同周龄时(P<0.01,P<0.05).结论①双眼形觉剥夺影响了静息突触向功能性突触的转化和神经网络的成熟.②双眼形觉剥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神经元的突触传导功能.③双眼形觉剥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视皮层神经元的可塑性,但可能保持了神经元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

  • LASIK联合可蚀盘矫治复性近视散光

    作者:陈莉;阴正勤;汪辉;罗启慧;孟晓红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联合可蚀盘(Erodible disc)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效果.方法复性近视散光患者66例92眼.根据术前球镜屈光度分为A组:屈光度≤-9.99 D有56眼, B组:屈光度≥-10.00 D有36眼.这66例92眼又按术前散光度分为C组:散光度≤-2.00 D有46眼,D组:散光度≥-2.25 D有46眼.使用美国Summit公司准分子激光系统和可蚀盘,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结果①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A组和B组术前分别为(0.139±0.110)和(0.097±0.067),手术后12个月时UCVA分别为(1.007±0.223)和(0.717±0.186).②球镜屈光度:A组和B组术前分别为 (-7.102±1.609) D和 (-13.049±1.173) D,手术后12个月时球镜屈光度分别为 (-0.196±0.473) D和 (-0.236±0.957) D.③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Best-spectacle-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差异无显著性.④矫正散光的效果:手术后12个月时散光度矫正准确率C组和D组分别为70% 和95.7% ,散光轴位符合率分别为78.3%和100%.结论 LASIK联合可蚀盘矫治复性近视散光,散光度矫正准确率高,散光轴位符合率高,散光度高矫正效果更好.

    关键词: 近视 可蚀盘 散光
  • 年龄和视觉经验对大鼠视皮层突触功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高朋芬;阴正勤;刘应兵;王仕军;胡志安

    目的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变化及其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探索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和细胞机制.方法制备0~25 d龄大鼠视皮层脑片,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Ⅱ-Ⅲ层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Post synaptic currents, PSCs).结果①随着大鼠天龄增大,无反应型PSCs迅速减少,P0~5d组、P6~10d组与P11~25d组之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而各组内无显著差异.多突触型PSCs随天龄增大逐渐增多.②细胞的静息电位、输入阻抗、PSCs峰值、10%~90%上升及下降时间、半波宽随大鼠天龄增大呈规律性变化,各组差异主要体现在P0~5d组与其它组之间(P<0.05),而P11~14d组与P15~25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视皮层细胞的静息电位、输入阻抗、PSCs反映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突触功能特性.②视皮层突触的形成是一个程序化过程,年龄和视觉经验共同参与突触成熟,但在正常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年龄可能是决定性因素,而睁眼后形觉刺激参与突触修饰、稳定和固化.

  • 正常人图形视觉诱发电位N145与发育的关系

    作者:王仕军;阴正勤;余延基;姚军平

    目的研究正常人不同年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波形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正常人90例,按年龄分为3组,每组30人.第1组为儿童组,年龄6~12岁;第2组为少年组,年龄13~18岁;第3组为成人组,年龄19~35岁.采用AVES2000电生理仪,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①P100波潜伏时间在儿童组与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N145波潜伏时间在三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P100波和N145波的幅值在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者与年龄皆成负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图形诱发电位的潜伏时间逐渐缩短,振幅值逐渐降低,至成年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尤其以N145波变化为明显.

  • 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膜学特性

    作者:王宗华;阴正勤;王仕军;陈珊

    目的研究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膜学特性,包括被动膜学特性和去极化脉冲诱发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并分析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视网膜切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获得7~30 d 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①记录了112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②随着发育,RGCs的膜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兴奋性增加,睁眼前组与睁眼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③去极化脉冲诱发其产生的动作电位有3种形式:单峰型、瞬变型、持续型.随着视觉发育,单峰型逐渐减少,持续型逐渐增加,细胞成熟时未见到单峰型,只见到瞬变型和持续型.随着发育,RGCs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结论①睁眼后形觉刺激促进RGCs膜学特性的成熟;②随着发育,RGCs的AP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单峰型是RGCs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前期状态,终分化为瞬变型和持续型RGCs.

  • 正常和双眼形觉剥夺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NR1的表达

    作者:秦伟;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赵妍君

    目的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探讨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 NR1)的影响.方法对出生后14、21和28 d龄正常、双眼形觉剥夺和去除剥夺大鼠视皮层脑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睁眼后,视皮层NR1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密度随天龄增加而逐渐减小(P<0.05),双眼形觉剥夺和去除剥夺组大鼠视皮层的这一相对密度亦随天龄增加而逐渐减小(P<0.05).结论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大鼠视皮层神经元NR1的表达呈年龄依赖性变化,不受双眼形觉剥夺影响.

  • 正常Long Evans大鼠不同发育阶段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形的比较

    作者:姚军平;王仕军;阴正勤;牛建军;陈中山;曾玉晓

    目的比较3组不同发育阶段正常Long Evans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F- VEP)的异同,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形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发育阶段的Long Evans 大鼠50只,分成3组.每组大鼠用乙醚麻醉,使用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采集其F-VEP.结果未睁眼组未记录到大鼠明显的F-VEP波形,睁眼后可记录到大鼠F-VEP波形,但成年组和幼年组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和振幅有显著性差异, 成年组与幼年组Long Evans 大鼠相比,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结论随着发育,Long Evans 大鼠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F-VEP对大鼠视觉发育阶段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发育特性研究

    作者:陈中山;阴正勤;王仕军;王宗华

    目的研究Long Evans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电生理学特性,认识视觉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元成熟的细胞内机制.方法取出生后3~31 d Long Evans大鼠,制备视网膜片,寻找RGCs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给予不同强度去极化脉冲,诱发动作电位.结果 33只Long Evans大鼠共获得94个RGCs,按动作电位类型RGCs分为单锋型、瞬变型和持续型,在视觉发育不同阶段,3种类型的RGCs所占比例不同,在电生理特性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视觉发育过程中,RGCs的电学特性逐渐成熟,动作电位的幅度、频率存在差异,提示不同类型的RGCs在编码及传递时间、空间视觉信息中具有不同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