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OPG/RANKL/RANK系统参与牙槽骨吸收及重建过程作用初探

    作者:陈莉丽;黄玫;雷利红;吴燕岷

    目的 初步探讨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活化因子RANK在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及骨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实验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对照组为完全培养基培养;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实验组采用前期实验收集的骨吸收上清处理,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细胞OPG、RANKL、RANK的表达.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研究其吸收重建规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G、RANKL、RANK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MC3T3-E细胞经骨吸收上清处理7d后,OPG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29.636±5.652),对照组为(15.568±1.229),表达显著上调(P<0.01);但实验组RANKL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6.806±1.738),对照组为(18.082±2.732),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OPG/RANKL比值在上清处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LPS注射法成功制备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在牙槽骨吸收区域OPG水平较无骨吸收区域有所降低,RANKL的表达则相反.结论 OPG、RANKL、RANK参与了大鼠实验性骨吸收活动;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可能通过改变OPG与RANKL的比值,从而影响骨重建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

  • 全反式维甲酸增强骨形态蛋白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

    作者:黄帆;刘映孜;杨秋珺;周龙洋;周岐新;罗进勇;何百成;邓忠良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骨形态蛋白9(bone morphogenetie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第5、7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第9、11天骨桥素蛋白表达水平.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第14、20天钙盐沉积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mad-1/5/8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BMPR-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结果 ATRA及BMP9均诱导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但ATRA合并BMP9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强于单用ATRA或BMP9组;BMP9合并ATRA组骨桥素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MP9组;BMP9合并ATRA较单用BMP9能明显促进钙盐沉积.BMP9合并ATRA组Samdl/5/8磷酸化水平明显强于单用BMP9组,BMPR-Smad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活性也呈相同变化趋势(P<0.01).结论 ATRA能增强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mads信号转导活性有关.

  • 6498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李茜;郭德玉;黄玉胜;陈艳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al test,LCT)与宫颈活检的符合率及LCT结合宫颈活检在宫颈上皮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 498例妇科患者宫颈LCT结果,阳性病例共377例,其中148例行宫颈活检.比较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并研究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6 498例LCT检查中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5.80%,其中ASC-US 215例(在阳性病例中占57.03%),ASC-H 36例(9.55%),LSIL 82例(21.75%),HSIL为39例(10.34%),AGC-NOS为4例(1.06%),SCC 1例(0.27%);宫颈活检148例,其中炎性反应39例(26.35%),挖空细胞15例(10.14%),CIN Ⅰ级32例(21.62%),CINⅡ级35例(23.65%),CINⅢ级17例(11.49%),鳞癌9例(6.08%),腺癌1例(0.68%),以组织学结果验证细胞学结果,符合率分别为LSIL(61.7%),HSIL(71.43%),SCC(100%);宫颈病变多见于30~50岁年龄段.结论 宫颈LCT是筛查宫颈上皮性病变方便、准确的手段,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进一步检查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

  • 地塞米松快速升高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钙浓度

    作者:曾俊伟;肖智;陈远寿;田虹;刘晓红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培养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 Dex可导致培养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Ca2+]i快速升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Dex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Ca2+]i升高是以外钙内流为主;G蛋白阻断剂百日咳毒素(100 ng/mL)可阻断Dex所致的星形胶质细胞[Ca2+]i升高效应(P<0.01),而糖皮质激素细胞质可溶性受体(GR)拮抗剂RU38486(10 μmol/L)对Dex的效应无影响;此外,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Dex所致的星形胶质细胞[Ca2+]i升高效应无阻断作用.结论 Dex可能通过由糖皮质激素膜受体介导的非基因组作用途径快速升高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Ca2+]i.

  • 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医护人员对脑卒中防治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杰;杨娟;王健

    目的 调查重庆市市区社区医护人员对脑卒中防治的管理能力.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自填闭卷方式对500名服务于重庆8个主城区的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共331份,有效回收率为66.2%.40.7%的社区医生和34.1%的社区护士知晓脑血管病防治指南;51.9%的社区医生和37.5%的社区护士认为自己有管理脑卒中的能力.对于调查表中有关脑卒中院前识别及处理,脑卒中二级预防知识,回答正确率仅分别为24.4%和37.5%.对于脑卒中防治的总得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之前的不同专业及是否接受过全科医师培训的医护人员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庆市社区医护人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明显欠缺,防治水平亟须提高.

  • 伴发隐性脊柱裂的女性不孕症发病率及其病因分析

    作者:张笑春;屈清华;季冰;黎海涛;陈伟;吴宗乾;王健

    目的 探讨伴发腰骶椎隐性脊柱裂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及其主要病因分布.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l 172例经临床证实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孕组),依据是否伴发隐性脊柱裂分为隐性脊柱裂不孕(spina bifida occuha,SBO组,621例)组和非隐性脊柱裂不孕(NSBO组,551例)组,对比分析两组原、继发不孕症患者的发病率和病因分布特点.另外选取非女性不孕症患者1 780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就医女性人群中SBO的发生率.结果 ①SBO发病率不孕组组为52.99%,对照组为9.44% (P <0.05).SBO组原发不孕(339例,28.93%)多于继发不孕(282例,24.06%) (P <0.05),NSBO组继发不孕(529例,45.14%)明显多于原发不孕(22例,1.88%)(P<0.01).②SBO组不孕病因多、复杂且多交叉,原发不孕以卵巢因素、免疫因素和内分泌因素为主,继发不孕以感染、免疫因素和内分泌因素为主;NSBO组不孕病因主要以手术及其并发感染为主(P<0.05).结论 女性隐性脊柱裂患者不孕症发病率比非隐性脊柱裂女性相对高.

  • 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柳珊;杨林;廖红;赵德璋;张景勍

    目的 制备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考察其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和吴茱萸碱原料药,眼底采血,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和厚朴酚为内标物质,RP-HPLC测定血浆样品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用DAS软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 制备所得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的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4.26±0.97)%、248.8 nm、-28.61 mV.吴茱萸碱和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二室开放模型,吴茱萸碱与磷脂形成的纳米复合物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原料药的2.16倍.结论 成功制备了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建立了一种检测吴茱萸碱血药浓度的简单、可行的方法,吴茱萸碱纳米复合物明显提高了吴茱萸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赖挺;刘俊;杨辉;周政;李正杨

    目的 探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在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操控性、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60例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结果 所有60枚支架顺利释放到位.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获100%栓塞34个,95.0%栓塞11个,90.0%栓塞14个,80.0%栓塞1个.术中出现血管痉挛4例,动脉瘤破例3例,血栓形成1例.术后随访3 ~18个月,死亡2例,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术前(Hunt-Hess 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获影像学随访23例,其中DSA随访19例,1例出现支架内血管狭窄,均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使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具有操作性良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术者娴熟的技术、对手术时机的准确把握和对介入材料的正确选择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 构建人三叶因子3腺病毒载体对胆管上皮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

    作者:田驹;程哲;郊树国

    目的 构建含有人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family 3,TFF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胆管上皮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TFF3全长进行扩增,测序后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构建载体pAdTrack-CMV-TFF3,转化至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的大肠杆菌株BJ518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筛选重组子并经内切酶Pac Ⅰ线性化,转染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及扩增,并进行滴度测定.构建的TFF3腺病毒载体感染人胆管上皮细胞后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扩增了大小约为458 bp的人TFF3基因,测序报告显示目的基因序列与NCBI报道一致;成功构建了TFF3的同源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经293细胞包装及扩增的病毒滴度为1.3 × 109 CPU/mL.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人胆管上皮细胞后其TFF3表达明显增强,细胞迁移能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成功构建含TFF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TFF3在胆管上皮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IL-6对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臧春宝;曹姝;李芳;陈兴月;李少林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 ng/mL)的IL-6处理Eca-10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 ng/mL)比较,IL-6处理组(25、50、100 ng/mL)在IL-6作用后第1~5天Eca-109细胞增殖增加,呈量效-时效关系(P<0.05,P<0.01).IL-6各浓度(0、25、50 ng/mL)组24 h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18.20 ±0.89)、(23.77 ±0.40)和(25.27±0.93) mm,与对照组(0 ng/mL)比较,IL-6处理组(25、50 ng/mL) Eca-109细胞体外迁移距离明显增加(P <0.05,P<0.05).IL-6各浓度(0、25、50 ng/mL)组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分别为(70.33±2.36)、(103.00±3.51)、(118.00±4.00)个/视野,与对照组(0 ng/mL)比较,IL-6处理组(25、50 ng/mL) Eca-109细胞体外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 <0.05,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ng/mL)相比,IL-6处理(25、50 ng/mL)组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 mRNA达增加(P<0.05,P<0.05),E-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ng/mL)相比,IL-6各处理(25、50 ng/mL)组p-Stat3、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Stat3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IL-6可提高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其机制可能通过活化Stat3蛋白,上调Twist1的表达,进一步调控EMT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

  • PEI-SPIO标记对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林肖;王凤玲;陈加荣;林兴德;杨柳

    目的 研究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SPIO)对透明软骨细胞增殖和分泌Ⅱ型胶原蛋白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标记软骨细胞的适宜标记浓度和适宜孵育时间.方法 取1~3月龄巴马小香猪后膝关节透明软骨体外培养的第2代细胞,以2、4、6、8、10、12、14 μg/mL浓度的PEI-SPIO标记液标记的软骨细胞为实验组,没有PEI-SPIO标记的软骨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在37℃培养箱中培育6、12、18、24、30 h,通过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细胞内铁含量、WST-1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筛选出PEI-SPIO的佳标记浓度和佳孵育时间.结果 6、8、10、12、14μg/mL组标记后的普鲁士蓝染色显示90%以上的细胞被铁粒子标记;细胞内铁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标记时间超过24 h,各组细胞内铁含量基本不再增加;WST-1检测磁标记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 μg/mL标记的软骨细胞,其Ⅱ型胶原蛋白RT-PCR条带的灰度值比值与未标记软骨细胞比较有明显降低[(13.04±0.60)% vs(18.89±1.26)%,P<O.05];6μg/mL标记的软骨细胞,其条带的灰度值比值与未标记软骨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27.32±1.02)% vs(28.56±1.15)%,P>0.05].结论 PEI-SPIO可达到安全有效标记软骨细胞的要求,PEI-SPIO标记液为6μg/mL,标记24 h是PEI-SPIO标记软骨细胞的适宜标记浓度和标记时间,既可达到标记软骨细胞的目的,又不对软骨细胞的活性、增殖和Ⅱ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造成影响.

  • 大脑凸面小型脑膜瘤瘤周水肿的MRI表现与其病理亚型的关系

    作者:林亚南;程敬亮;张勇;王斐斐;孙梦恬;杨璐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探讨大脑凸面小型脑膜瘤瘤周水肿与脑膜瘤病理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4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46例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本组46例大脑凸面小型脑膜瘤磁共振表现多为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增强T1WI多为明显均匀强化.本组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发生率为50%.但是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不同.其中瘤周水肿的大径值自高而低排序的脑膜瘤病理亚型分别是:血管瘤型、微囊型、纤维型、上皮型、混合型和砂粒体型.横纹肌型、脊索型及乳头型脑膜瘤未见瘤周水肿.结论 磁共振成像能准确显示脑膜瘤瘤周水肿,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瘤周水肿发生机制不同.

  • O型臂导航系统与X线正侧位片引导下牛腰椎椎弓根打孔的对比研究

    作者:郭乃铭;张鹤;李杰;黄博;郑文杰;周跃

    目的 对比研究O型臂导航系统与X线正侧位片引导下牛腰椎椎弓根打孔的精准性.方法 对15具牛脊骨4~5个腰椎节段两侧椎弓根进行打孔,在每具标本一侧节段应用O型臂导航系统引导椎弓根打孔即导航组,另一侧相应节段应用X线正侧位片引导椎弓根打孔即放射组,两组各完成椎弓根打孔61次,共置入克氏针122枚.术中应用O型臂3D扫描模式进行扫描及三维重建,术后进行经克氏针水平的CT扫描,观察克氏针置入的精准度.结果 术后CT图像显示,放射组克氏针置入Ⅰ级(完全置入椎弓根内)28枚(45.9%),Ⅱ级(穿破侧壁但未完全置于椎弓根外)24枚(39.3%),Ⅲ级(完全置于椎弓根外)9枚(14.8%).导航组克氏针置入Ⅰ级46枚(75.4%),Ⅱ级15枚(24.6%),无Ⅲ级克氏针置入情况.两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O型臂图像评价克氏针置入精准度结果与术后CT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放射组打孔时间平均6.5 min,导航组打孔时间平均3.9 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O型臂导航系统辅助,能提高椎弓根打孔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

  • 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和外周淋巴结固有exosome的制备及其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孙祯;黄赤兵;宋亚军;余雪松;贺伟峰;陈益荣;胡文刚;王晋

    目的 从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外周淋巴结中分离纯化exosome,鉴定其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出BN(RTln)大鼠的外周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并研磨、离心以获得非细胞组织上清,采用超滤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exosome.透射电镜对收集的exosome进行形态学鉴定,BCA法进行蛋白定量,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IL-10的表达,并通过昆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其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两种淋巴组织来源的非细胞组织上清均含有exosome,肠系膜淋巴结源性exosome蛋白浓度[(1.92±0.10) μg/μL]显著高于外周淋巴结源性exosome[(1.57±0.06) μg/μL,P<0.05],SDS-PAGE显示两种组织源性exosome所含蛋白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固有exosome中IL-10的表达显著高于外周淋巴结固有exosome,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固有exosome和外周淋巴结固有exosome对T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P<0.05),外周淋巴结源性exosome的促增殖作用显著大于肠系膜淋巴结源性exosome(P<0.05).结论 肠系膜淋巴结、外周淋巴结均含有组织固有exosome,两种组织来源exosome有蛋白浓度和蛋白种类的差异,且均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促进程度有显著差异.

  • RNA干扰下调LAT1表达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黄士隋;史良会;黄广岩

    目的 观察下调胃癌细胞SGC-7901的LAT1表达对其体外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2条针对编码LAT1的SLC7A5 mRNA寡核苷酸干扰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连接pGPU6/GFP/Neo质粒载体上,分别转染至细胞株SGC-7901,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LAT1、LAT1异二聚体CD98hc mRNA与蛋白表达量,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质粒,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干扰序列的胃癌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 酶切电泳分析和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AT1-shRNA质粒,转染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相比,LAT1-shRNA1与LAT1-shRNA2重组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LAT1 mRNA表达及LAT1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LAT1-shRNA2重组载体抑制效率高,但CD98hc未见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比较,LAT1的表达下调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 下调LAT1的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迁移与侵袭有抑制作用,并且细胞周期被阻滞,LAT1在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 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

    作者:徐灵莉;邓本敏;唐玲;刘玲;李真华

    目的 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7例(对照组);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09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糖尿病知识宣教及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式风险管理策略,个体化处置式风险控制方法、化疗全流程式风险预防措施,进行化疗期间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探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低血糖(1.83% vs 9.19%)、高渗性痛症酸中毒(0.91% vs 6.89%)、非酮症酸中毒(0.91% vs 5.74%)发生率,化疗药物外渗情况(0vs 3.45%)及患者满意度(98.16%vs 91.9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较好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低氧环境对创面修复主要效应细胞表达MMP-9的作用

    作者:黄翀;江旭品;张琼;贾丽杰;张家平;黄跃生

    目的 探讨低氧(2%O2)对创面修复主要效应细胞(表皮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MMP-9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表皮细胞及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设低氧培养3h和6h两个组),采用Western blot、明胶酶谱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MMP-9细胞蛋白表达、MMP-9细胞外分泌和MMP-9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常氧培养的表皮细胞中,MMP-9呈一定程度的基础表达和细胞外分泌.与常氧组比较,低氧能明显促进表皮细胞MMP-9的蛋白表达(6h时增强约20%,P<0.01)和MMP-9的细胞外分泌[(44.03±3.00)vs(60.64±3.77),P<0.01].常氧与低氧条件下真皮成纤维细胞极少表达和分泌MMP-9.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低氧培养条件下表皮细胞MMP-9 mRNA水平显著增高,常氧对照组为(1.67±0.69),低氧6h组为(5.47 ±0.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结论 低氧刺激能显著诱导表皮细胞,而非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和分泌MMP-9,这一作用可能与低氧刺激促进MMP-9的转录有关.

  • 白藜芦醇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伴Shh信号激活

    作者:黄家贵;沈长波;刘舒;徐兰;杨琴

    目的 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在白藜芦醇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MSCs.MSCs分为3组,白藜芦醇诱导组:用含白藜芦醇的无血清DMEM/F12诱导MSCs分化;对照组:用无血清DMEM/F12诱导MSCs分化;正常组:不做诱导处理.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NSE、MAP-2、GFAP、Smo和Gli1蛋白的表达和移位.结果 白藜芦醇诱导后细胞胞体收缩,伸出长突起,类似神经元.免疫荧光显示正常组及对照组MSCs轻度表达神经元NSE蛋白,白藜芦醇诱导组MSCs NSE、MAP-2阳性,但诱导前后细胞始终未表达胶质细胞GFAP蛋白.免疫荧光显示,MSCs具有初级纤毛,并表达Smo和Gli1.白藜芦醇诱导组Smo从细胞质进入初级纤毛,Glil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同时,Smo、Glil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白藜芦醇能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此过程中Shh信号通路被激活,推测Shh信号在MSCs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和老年斑的表达

    作者:曾凡;姚秀卿;王叶冉;梁春荣;胥娟;胡功玲;周华东;王延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 NTR)表达和老年斑形成的时相关系及变化情况.方法 取3、6、9月龄雄性B6 C3-Tg(APPSwePSENl dE9) 85 Dbo/J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雄性野生型小鼠脑组织,采用刚果红、免疫组化和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脑片中老年斑和变性p75NTR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以及共定位情况,并分别通过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匀浆中总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和p75 NTR蛋白水平.结果 转基因小鼠3月龄时皮层、海马未见老年斑形成,6月龄时皮层和海马可见到少量老年斑形成,在9月龄时此处老年斑沉积明显增多.ELISA检测结果提示Aβ水平随小鼠月龄增加而增多.与同龄野生型小鼠相比,3月龄转基因小鼠皮层和海马可见p75 NTR阳性神经纤维增多,且部分神经纤维末梢变性膨大;6月龄者皮层、海马p75 NTR阳性神经纤维增多,出现部分呈不规则球形的变性神经末梢;9月龄者皮层、海马p75NTR变性神经末梢显著增多.野生型小鼠在各年龄段均未见变性的p75 NTR阳性神经末梢.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脑内p75NTR水平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同月龄间相比前者高于后者(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p75NTR阳性的变性神经末梢位于老年斑中心部位,而不表达p75NTR的变性神经末梢位于老年斑外周.结论 在转基因小鼠脑内Aβ能增加p75NTR的表达;p75NTR阳性神经纤维早于老年斑出现,且在老年斑形成后位置靠近老年斑中心,提示其促进了Aβ沉积的起始过程.

  • 36例剖宫产术中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的应用疗效分析

    作者:李源强

    临床上行剖宫产术常采用的麻醉方式是区域麻醉,如: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和硬-腰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但是当产妇伴有区域麻醉禁忌证(例如: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穿刺部位炎症、脊柱畸形等)时,必须选择全身麻醉.全麻中产妇术中无知晓,保持了气道的通畅,减少了术中血容量不足的产妇低血压的发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产科麻醉方法[1].现对我院近年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的剖宫产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玉梅;何洁

    目的 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并发急性低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原因,探讨相应的预见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90例初次行TK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以明确导致术后急性低血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290例行TKA患者中32例并发术后急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1.03%.其中显性失血量(术中+术后8h内)≥500 mL者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500 mL者(P<0.01),≥60岁者高于<60岁者(P<0.05),有心血管系统病史者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P<0.01),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高于腰麻患者(P<0.05),术中应用止血带的患者高于未使用者(P<0.01).结论 TKA术后的急性低血压具有骤然发生、极其凶险、术后4~8h为高发时间窗的临床特点,其发生主要与失血量、年龄、有无心血管系统病史、麻醉方式和术中有无使用止血带等因素有关.做好术前、术后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发现、提前干预、大大降低抢救风险的关键.

  • 外显自尊在中学生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的中介和调节效应

    作者:周英;姚荣英

    目的 了解中学生交往焦虑的状况,探讨亲子依恋、外显自尊和交往焦虑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亲子依恋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对蚌埠市龙子湖区和禹会区4所中学2 79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父母总依恋、父依恋、母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均呈负相关(P<0.01);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P<0.01);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但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 引导中学生改善亲子关系,正确把握自尊弹性,可缓解和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关键词: 中学生 交往焦虑
  •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朱亮;刘锋;周帆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行PVP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各80例,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1年及5年大尿流率、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VP组术后1年大尿流率、IPSS评分、残余尿量由(5.2±1.6) mL/s、(19.6±2.4)分、(87.2 ±10.1)mL改善为(14.7±2.5)mL/s、(4.6±1.2)分、(18.3±2.6)mL.TURP组术后1年大尿流率、IPSS评分、残余尿量由(4.9±1.3) mL/s、(20.2±1.8)分、(85.4 ±9.6)mL改善为(15.2±1.9) mL/s、(5.1±1.3)分、(16.1±1.8)mL.2组排尿状况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PVP组出血(3.75% vs8.75%)、尿失禁(1.25% vs 5.00%)的发生率低于TURP组(P<0.05).术后5年PVP组大尿流率、IPSS评分、残余尿量分别为(10.2±2.3) mL/s、(12.7±2.3)分、(38.5±10.2) mL,TURP组分别为(13.7±1.5) mL/s、(5.5±1.7)分、(10.5 ±1.6)mL,排尿状况各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PVP组(P<0.05).术后2~5年PVP组出血(17.5% vs 3.75%)、急性尿潴留(12.5% vs 6.25%)发生率高于TURP组,尿失禁发生率(1.25% vs 5.00%)低于TURP组(P<0.05).结论 PVP与TURP治疗BPH近期疗效相似,PVP并发症发生率更低,TURP远期疗效优于PVP,TURP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VP术不能替代TURP术,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 脑创伤后大鼠血清作用下小胶质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的表达

    作者:马栋斌;闫华;苏心;亢建民

    目的 观察大鼠脑创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后MHC-Ⅱ分子的表达.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构建大鼠颅脑损伤模型,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和创伤组10只,创伤组按伤后时间分为2、4、8、16、24 h5个采血点,在伤后不同时间点采用眼眶取血法,取静脉血离心后得血清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小胶质细胞MHC-Ⅱ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一般为静息状态,MHC-Ⅱ微量表达;假手术组有较低表达;创伤组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MHC-Ⅱ表达增高.创伤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脑损伤后的血清可使小胶质细胞MHC-Ⅱ的表达增高.

  • 一种改进的大鼠胎肝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王亚萍;佟明华;雷香丽;孔祥平;罗显荣

    目的 改进大鼠胎肝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肝脏干细胞分离的纯度和活力.方法 采用剪碎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胎肝干细胞,差速离心结合选择性消化法进行进一步纯化,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1和P10代肝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 分离的大鼠胎肝干细胞接种培养瓶24h后开始贴壁,5d后细胞体积增大,呈梭形或多边形.经1~2次差异性肖化传代后,细胞呈集落样生长,边缘清晰且折光率强.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示:P1代大鼠胎肝干细胞C-Kit、甲胎蛋白(AFP)抗原、OV6、细胞角蛋白(CK) 19呈阳性表达,不表达Alb.P10代肝干细胞C-Kit、CK19、OV-6及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 大鼠胎肝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及鉴定方法简单易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